在此,卡塔里娜是一个平面,人们在上面投射他们自己那一版本的故事。她没有被赋予意义或理性推论,她可以是任何东西,可以好也可以坏,他人的善或恶可以加诸她。她像一个来回流动的空的东西,曾经与她有关系的人通过她确认自己的道德、医疗和法律现实。
在这个与法律和秩序如此接近的商业的空间中,人们的行为始终没有动机。相反,卡塔里娜才是恶人,才是在算计的人。——维塔,在拉丁语里意为“生命”,而在本书中指的是巴西阿雷格里港一所由改过自新的“街头混混”建立起来的收容所。然而,这里是巴西的遗落之境,收留的是那些被遗弃者。
作者若昂·比尔花费很长的时间和精力去探访维塔,却发现有太多类似维塔这样没有被监管(意味着没有资金投入照护)的康复中心,有许多像书中主人公卡塔里娜那样被家庭与社会遗弃的人。这些都不是个例。
本书聚焦30多岁的卡塔里娜,这位在笔记本上记录下她的词典,腿有残疾的女人。她想要记录词句,不能让遗忘占据她的全部。她有欲望,想见与前夫所生的孩子们,跟弟弟们一起生活。这些都不能被实现。“在维塔,没人能真正康复。”维塔收容的都是被社会遗弃的人。社会的遗弃是从家庭开始的。
以卡塔里娜为例,若昂帮助卡塔里娜送医检查得知卡塔里娜有家族遗传病——马查多-约瑟夫病。这种共济失调的病症并不会出现任何精神或其他的病态。据医生判断,卡塔里娜“头脑完全清楚,明白自己的状况”。这意味着,卡塔里娜从过去到现在都不是精神病患者。然而,她的家庭将她使劲往外推。前夫尼尔松在精神科医生面前指认卡塔里娜精神出状况,伤害身有残疾的婆婆,喜欢离家出走,放火烧了房子还有产后抑郁症等各种精神疾病。(连带卡塔里娜的母亲都被前夫污名化。她母亲只是同样有共济失调的遗传病症,并无精神疾病。)这导致卡塔里娜多次被送进精神病院治疗和服用过量药物。她的亲弟弟们并不像她口中那么喜欢这个姐姐。他们轮流照顾她一周后就同意送她去维塔。很讽刺的是,前夫占有了卡塔里娜的土地和房子,与她离婚后又与另一个女子结婚生子。弟弟们在几年后出现同样的共济失调症状,火速去申请残疾保障。他们的妻子对他们不离不弃。
更让人难过的是,当初短暂收养卡塔里娜女儿安娜的教父和教母,让卡塔里娜签一份文件,使得他们正式成为养父母。他们口中的卡塔里娜是不称职的疯癫母亲,把她当作反面例子来教训安娜的不乖。
没有人真的关心维塔里的被遗弃者吗?在努力实现快速发展的巴西社会,人们看不到那些与死亡进入共生状态的被遗弃者。维塔这样的遗弃区加速了不被需要者的死亡。他们的一切不适都用精神药物来治疗。如果症状加剧,用药剂量将会翻倍。另外,维塔提供的很多药早已过期。
在维塔,若昂碰到过请求带他离开的男人。他问男人出去能去哪里。那人说回到街上。他已经无处可归。被遗弃者如是。被遗弃者首先遭遇的是社会性死亡。这远早于他们生物性的死亡。家庭乃至整个社会的遗弃,让他们丧失了作为巴西的公民权。剩下的,只有流浪动物的微弱求生能力吧。
卡塔里娜绝对不甘心如此。她在本子上歪歪斜斜地写着她的单词。这些词组或许不能组成句子,也是她过往痛苦的经历体现。“我渴望在场。”卡塔里娜的精神病医疗史,实际上也是巴西社会变迁的历史。被遗弃者无法产出任何东西,就会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