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了中译出版社的《接受不等于遗忘》这本书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我心疼书中女孩一路走来的艰辛。这个女孩名叫埃米·尼特菲尔德,父母离婚后,她被迫开始了各种治疗。但是在她看来,那些治疗不仅无法提供她真正需要的帮助,反而加剧了她的痛苦。
幸运的是,埃米挺了过来,热爱写作的她获得了写作比赛的最高荣誉,还赢得了1万美金的奖励。随后,她用优异的成绩叩开了哈佛大学的大门。毕业后的她,成为谷歌的工程师,拥有了让人艳羡的高薪工作。在婚姻中,她遇到了帅气且充满爱的另一半,但与母亲关系紧张的她,即使拥有这样的生活,依然没有与自我和解。
当她写下自身经历后,她开始与过去和解,与母亲和解,更重要的是,与自己和解,开始学会享受当下的生活。书中,她提到母亲特别爱购物,便宜打折的东西,即使用不到,也要买,关键是家里都放不下了,“每个房间都充斥着老鼠的的骚味”。即使如此,她妈依然改变不了囤货的习惯。
从埃米的经历来看,她能逆袭,有几点原因:
一、她在母亲眼中“邋里邋遢、习惯性迟到”,但是只要拿起书,她就“高度专注”,周围的一切都无法影响她。爱读书的孩子,不管遇到什么境况,都可以从书中汲取力量,给自己赋能。有段时间,她在医院,当获得外出许可时,她去图书馆借书,她看普利策奖得主安妮·迪拉德的《溪畔天问》,看琼·狄狄恩的《白色相册》等非虚构书籍。
二、母亲认为她很聪明,推测她的智商应该在132以上。尽管母女关系不好,但母亲一直对她的学习能力还是挺认可的。母亲盲目过度地夸她的智商,尽管有时让她感到尴尬,但这也让她知道可以通过智力改善糟糕的处境。
三、在医院时,她的日子难熬到了极点,但她有个宣泄情绪的途径:那就是可以写作。写作时,她可以忘记一切不开心、不愉快,全身心投入到创作中。
四、在医院时,十四岁的她已经在准备大学的预科考试了,《高考满分备考指南》是她自学的法宝,一有时间,她就自己钻研模拟题。
以上只是她逆袭的自身原因,还有关键的外部条件是:教育。正如《接受不等于遗忘》的封皮上写的那样:“绝望的人生一次就够了,是教育给了我无限可能。”
教育,让她走上一条崭新的道路,尽管不易,尽管艰难,但跟之前生活的苦相比,这点苦是甜的开始。教育,让她能够自立,让她过自己想要的生活。教育,让她找到适合自己的途径,与过去握手言和。
如果你感到迷茫,或者对目前的自己不满意,又或者不想学习,推荐你看埃米的这本《接受不等于遗忘》。
备注:图片来源于网络。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