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鲁迅先生的认识,始于初中时学到的课文,孔乙己、祥林嫂、闰土、还有细脚伶仃的“圆规”。
大约初一二的时候,老师叫起来回答问题:你从鲁迅身上学到了什么?当时的回答到现在还记得很清楚。我说洞察力。彼时什么叫洞察,其实并不知晓,但不知道为什么这个词语突然之间就从嘴里蹦了出来。
我想好的文章总是这样,让你读罢总是忍不住反复回嚼,回味那些穿透字面的韵味、寓意或者力量之类的东西。
但后来再没看过鲁迅的文章,总觉得他的文章太过犀利,难免有些不懂。有些事情总归是需要有一些阅历的。
如今看刘小川写的《鲁迅传》,除了犀利,更多感受到的是这个男人深藏于心底的爱和柔情。当了解了一些事情后,再看他的文章,更多的是感同身受。
01对儿童的爱来自天然
鲁迅的童年有无尽的疯玩时间,划船、看戏、放牛、钓虾、捉鱼、摘罗汉豆、看煮盐、观潮......
鲁迅的童年伴随着故事长大,祖母会讲古老的传说;母亲读过私塾,爱看小说、爱听戏;长妈妈会讲各种各样的民间故事......
应该说鲁迅的童年是幸福的,他在三个女人的关爱中长大。
得以释放的天性,让成年后的他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向封建礼教开炮;对世界没被破坏的好奇心,为他以后的著书成文增添了灵动;在各种疯玩中他找到了与朴素事物打交道的能力,从而为自己一生获得了找到低沸点快乐的技能。
所以成年后的鲁迅格外重视儿童教育,这在那个年代是少有的。他翻译了《儿童之好奇心》、《儿童观念界之研究》、《表》、《小约翰》、《坏孩子和别的奇闻》......他出席第一届全国儿童展览会开幕式......
因为他知道,人这一辈子,儿童期是蕞珍贵的,这个年龄段韵味着无边的惊奇、无限的可能性、无穷无尽的低沸点欣悦。儿童一年的饱满度、丰盈度,可抵成人后的十年。
所以,他希望每一个孩子都是孩子。
02对家人的爱来自血液
鲁迅童年顽皮快乐,少年家道中落历尽辛酸、青年外出求学挑起家庭重担颇有长兄如父的风范、中年疼惜妻儿老少。
家道中落的少年鲁迅并没有沉沦,而是带着八个铜板踏上异乡求学之路,生活的艰辛并没有压跨他。在他看来,吃穿住等这些外在条件不值一文。他一头扎进知识的海洋,阅读《天演论》,为杂志撰文、翻译外国文学等。
出国留学归来后,他掏出自己多年的积蓄所得,在北京买下房子,将一家老少全部接去同住。每月所挣的工资悉数交给当家的日本籍弟媳,弟媳挥霍无度,他自己仍是一身黑衣,穿着缝补的皮鞋,并不觉得辛苦。他只希望一家人能够和和睦睦。
后来兄弟反目,他搬进砖塔胡同,知道母亲离不开朱安,又想方设法将母亲搬来同住。母亲喜欢花木,他就种下一片太阳花,订购了许多花草种在母亲的窗前。
在许广平那里,他得到了来自异性的关爱。许广平说,生活中的鲁迅更像个孩子,人在深爱自己的人面前,是蕞无拘束的。两个人不之间不提爱字却处处充满着爱。
03对于国人爱之有多深恨之有多切
鲁迅看不惯昔时国人身上的奴性,一切唯封建礼教至上,没有自己的个性,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所以他说昔时的中国为沙聚之邦。几亿国人呈现如大沙漠,被刮来刮去的风不停地改变形状。
正是国人的个性不张,造成了沙聚之邦。所以他拿起手中的笔投枪匕首,横眉怒目封建礼教。他想掊物质而张灵明,任个人而排众数。
他的白话短篇小说《狂人日记》是漫长封建礼教史上的第一声惊雷。这一声雷惊醒了熟睡的人们。他希望借助手中的笔,唤醒更多人的灵魂。所以他对那些惨遭当权者杀害的同仁们格外痛惜,因为他想有更多的有志之士一起唤醒沉睡的国人。
他不仅剖析他人,更剖析自己,在阿Q身上,每个人都能照见自己的影子。他的剖析不是为了丑化,而是为了唤醒。
写在最后
鲁迅是一个孤独的思考者,又是一个一生都在前行的行走者。
他强调,要赶紧做。他渴望民族早日复兴,所以他珍惜自己的每一天,笔耕不辍。生命的强度,流布于日常。
他担得起“民族魂”三个大字。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