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推荐读了《Being Mortal》之后感受到,作者Paul(《When Breath Becomes Air》)和Atul(《Being Mortal》)有很多相似之处。两位都是印度裔美国人,算是二代移民。他们都是美国名校精英,都是医生,而且父辈也是医生。如果Paul没有生病,按照他原有的事业轨迹继续进行下去,也许他也会像Atul一样,成为一个医学科学家和畅销书作家。
这两本书都是关于being mortal,不过视角不同。Paul是那个being mortal的人,所以他写出了面对死亡的心路历程,从开始的不甘心到最后的接受整个过程。考虑到这种独特的视角,这本书是一本作者无法完全写完的书。Paul的妻子Lucy写了这本书的结尾,让人阅读后潸然泪下!Atul则站在医生和家人的角度上观察being mortal的老人和不治之症的病人,文章涉及到的范围比较广。整个行文的逻辑性更强,观点提出了很多调查和研究证明的支持。前五章主要讲述Aging,个人感觉稍显啰嗦,但实际上观点和例证用两章就足够了。后面三章则是详细描述了sickness。Atul在这三章中描述了他父亲得癌症到最后死亡的整个过程,这个家庭角度也是非常珍贵和具有借鉴意义的。
回到《Being Mortal》,这本书在探讨的是关于医学伦理和家庭伦理的问题。当面对失能的衰老和不治之症时,是不惜一切的救治,让being mortal的人身体和心理经受巨大的折磨,却只能换来不确定的更长(几个星期/月)或更短(救治失败)的存活时间。还是更值得考虑的是,帮助being mortal的人有尊严地平静迎接死亡,身体感觉更舒服,处于一个温暖、熟悉的家庭氛围中。这是每个人都需要思考的问题,而这个问题不分国籍。
个人读过的书比较有限,目前还没有读过国内写的类似主题的书。在我们的文化氛围里,讨论死亡是一件特别敏感的事情。我们没有任何死亡教育,都是猛然面对这个问题,然后懵了。我记得三联做过一个临终关怀医院的报道,里面的医生用了一个非常中国特色的讲法来描述现状:“我们从来没学习过这门课程,然后就直接参加高考!”
小时候,奶奶去世是我亲身经历的第一次死亡。但那个时候我还小,记忆中留下的是冰冷和白色,这是我个人在内心里给死亡的标记。当我看到电影《Coco》时,泪流满面,我才知道在另一种文化里,死亡可以和热烈的彩色联系在一起。后来读到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里面对于死亡也是那样的坦然。然后再读到这两部非虚构的关于死亡的书。这就是读书的意义,通过阅读去拓展自己的思考的维度和深度,经历在自己局限的文化和生活半径中无法经历的事情。希望在真正面对这些人生问题时,我们能够有足够的知识和勇气!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