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足够好的父母”,很多人都会立刻想到英国精神分析学家温尼科特。的确,这正是由温尼科特提出的概念。温尼科特认为,父母没有也不可能成为理想父母,足够好就够了。而所谓的足够好,指的是能对婴儿的需求有足够的理解和响应。心理学家曾奇峰更是直接把“足够好”定义为60分,即成为一个60分的父母,便足可以了。
在美国心理学家布鲁诺•贝特尔海姆的畅销作《足够好的父母》中,作者用400多页、29章的内容,刻画了“足够好的父母”的画像,内容翔实,态度诚恳。最令我感动的是,虽然身为心理学家,但贝特尔海姆却没有以“高明的指导者”自居,而是不断提醒父母,要相信自己的直觉,调动自我的感知,不要迷信专家的口令,或者希望简单通过一本书、一节课就找到解决所有亲子问题的答案。真正的答案在于领悟和思考。
通读此书,贯穿始终的词汇,是“理解”。理解,是一切关系的基础,而只有在一段亲密安全的关系中,孩子才有可能如家长所愿的“听话”——实现有效沟通。虽然理解这个词在生活中被人屡屡提及,但真正践行它,却需要一辈子。
从某种意义上说,如果家长能做到以下两点,就可以成为足够好的父母,并能与自己的孩子建立一段高质量的亲子关系,“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些作业鸡飞狗跳”的现象,也将不复存在。
01双维度视角,整合行为
贝特尔海姆提出:“足够好的父母能够尽可能地从成人和孩子两个不同的视角来对事情进行评估,把自己的行为建立在对两者的合理整合上”。这句话道尽了亲子关系的精髓。
父母和孩子之间出现冲突,本质上是一种“理解的误会”,父母生气,是因为ta无法跳出自我的角度,以“双轨制”的视角理解事情。很多时候,父母自以为理解孩子,但其实都是自我中心的理解,而非真正的理解。真正的理解,在于跳出自我的河流,跳进孩子的河流,并有能力整合两条河流,并做出恰当的反应。
举个例子,孩子放学回家后一直磨蹭不写作业,父母几次提醒都无效,逐渐失去耐心,爆发冲突。从父母的视角理解这件事,大概会有以下结论:孩子很懒、贪玩、性格墨迹、不听话。如果父母认为以上解读可以定义孩子的行为,那么让父母不发火,的确是一件很难办的事。但足够好的父母不会轻易的为一个现象贴上某种标签,而是会试图跳进孩子的轨道,去理解ta为什么不写作业。可能ta会得出很多可能性:孩子在学校关了一天,ta很希望在自由的时间尽情享受自己想做的事;孩子对“时间”的概念不如成人清晰,ta误以为自己能够掌控作业和玩耍,但结果常常事与愿违等等。所以足够好的父母,善于透过现象,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动机,甚至潜意识的需求。
其实,贝特尔海姆还有下半句:“同时,又能够接受孩子因不成熟只能从自己的角度理解问题的事实。”家长很多时候会忽视一个最简单的事实:孩子就是孩子,ta不是成人。如此显而易见,却常成为最容易忽略的问题。
举例,一个2岁男孩的家长,某一天因为没给孩子穿ta的那件已经很脏的外套,令孩子大哭大闹不止。家长说尽道理,孩子都执意不听。家长愤怒。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