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瑞典学院的诺贝尔文学奖受奖演讲中,作者奥尔加·托卡尔丘克曾提起,小时候爱听童话故事的自己深信:每个物件都有自己的问题、感情,甚至与人类一样的社会生活。整个可见的和不可见的世界都有生命。这好像我们平时所说的“万物有灵”。
我想,正是作者用这样的视角看待这个世界、正是她敏锐而又犀利的洞察力,才能够将现实与未来、将怪诞与严肃、将人类与自然以这样的方式结合和讲述,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文学世界,区别于童话,也不同于科幻,一个读完会让人产生无限思索的文学世界。
奥尔加·托卡尔丘克认为:温柔是人格化、共情以及不断发现相似之处的艺术。而文学正是建立在对自我之外每个他者的温柔与共情之上。所以你会发现,她笔下的每一个形象都是那样的鲜活、个性,不管是人类的还是非人类的,是有生命的还是无生命的。
本书中的十篇古诗,在我看来,更多地侧重于探讨人与未知世界之间的关系:
《旅客》中对另一个自己的恐惧使得“他”总是在午夜梦回时被吓得缩在枕头中大叫,即使他是一个从不害怕各种恐怖故事的胆大的人。
《接缝》中的老人B先生一觉醒来突然发生自己周遭的世界变得不一样了,变成了一个陌生的、怪诞的、无法理解的世界。
《拜访》里的“爱工”家族,充满着科幻大片般的后现代气息,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这很有可能是未来可能出现的画面,只是这个家族没有人类,未来人类和人工智能该如何相处?
《变形中心》中的姐姐雷娜塔,通过变形中心将自己变成了一只狼。当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未来世界可以提供这样的可能性,那人与动物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万圣山》则讲述了一个开展试验项目的主人公,无意中发现了实验的对象是编码的克隆人,是丧失人性、拜金的无良科学家和其背后的资本的利用工具……
人对于未知世界总是充满了恐惧,而这些未知的恐惧在奥尔加·托卡尔丘克的想象力加持下,变成了一个个值得我们思考的故事,思考人与动物、人与科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罐头》则让我们反观“巨婴”现象,母爱的伟大与无奈;《心脏》的主人公在中国的旅程中,在两种文明的交流碰撞中,不知道有没有获得心灵的答案;《人类的节日年历》营造了一个被细菌吞噬的世界,一个每年死亡又都会如期复活的莫诺迪克斯,隐含着作者对“永生”的思考;《绿孩子》中的绿孩子:那片土地上的人们在树上生活,晚上在树洞里睡觉,月亮升起来的时候,他们会爬到树顶,把裸露的身体晾在月光下……那里的土地没有战争,人与人之间团结和睦,共同应对寒冷,和谐地与森林里的其他生物共生。
每一个故事都乘着作者的想象力飘在空中,但你换个角度发现每一个故事都实实在在的落在地上,发生在我们身边或者未来。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