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的教育一直在告诉我们如何有价值、坚强地生活下去。即使面对疾病、灾难、意外,所有人都会告诉你要坚强,会好起来,等等。但是,真的是坚强就会好吗?一定会好吗?我们的教育缺失了对死亡的基础教育,从不宣扬死亡的崇高,也不夸大死亡的魅力,正视死亡,自然面对死亡。我们缺乏的是这样的基础教育。最近很火的安乐死,是应该禁止还是允许?禁止与允许的界限,考虑又在哪里?
前段时间刚看了《安乐死现场》,记录了作者参与的执行安乐死的现场,有人因为安乐死幸福,也有人因为安乐死而重生,也有人为了对方而选择的安乐死等等……
《当我们谈论死亡时,我们在谈论什么》这本书也是亲历现场,用自己的经历去记录别人的死亡。用17个临终故事,为现世的人提供护理建议。直面每个人的死亡话题。谁都想生,谁都不愿死,谁又能避免死呢?真实的案例,第三方视角下的绝对理性的建议,理智地做出了濒死状态下或者短期会死的情况下合理的建议,对周围每个人都友好的建议。也因此,缺乏了人性的情感。面对这种情况下,每个人拯救、救赎不同步,作者的第三方视角并没有很好的融入案例中。有点,这个人的生死,与我无关。
在缺乏对死亡的基础教育的同时,忽略了医疗技术的实际作用,过分夸大依赖医疗导致对死亡的轻蔑的认识。生存于虚假的安全感之下,逃避死亡。跟孩子谈论死亡,我们缺乏的对死亡的认识,潜移默化中转移到了孩子身上。对孩子避而不谈的死亡而死亡正发生或者已经发生,怎么解释呢?在孩子面对一切拥有的好奇心时,这时候对死亡的认识由于家长的不坦诚会导致孩子弱化对死亡该有的尊重。
无效医疗这一点都要做。除了部分亲近人员对这个有需求,是否存在着医疗人员夸大这部分的实际作用,吸引人民去做“继续治疗”的选择?无效医疗的出现,究竟是亲人们的选择,还是当事人的选择?还是医疗人员给人们的希望选择(谁都不会拒绝希望的选择呢)?
第二次看到任性的母亲,第一次是《穿过悲伤的河流》中,这回是这。为什么难产的时候不借助医疗帮助,非要靠自己?明明医生都在边上,劝诫,为什么不听医生的?孩子生产过程中的缺氧造成的后遗症,这个母亲,你可以负担得起吗?对孩子的负责,从生产就不负责!!!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