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还是一位女性主义先驱,伍尔夫的一生是持续以来被人们好奇和感兴趣的话题。但作家的经历与交集几乎贯穿了欧洲的知识分子圈层,其丰富而多元的人生殊难描写。
传记《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作者埃拉·纳德尔在《序曲》中说到“伍尔夫传记最好的作者是其本人”,因此这本传记呈现以文学评传的形式,以伍尔夫的作品、日记、书信往来等文本为基点,分析和回顾作家的一生发展。由于所有论点都源自于文本,因而更像由作家本人时不时地现身说法,权威性与可靠性相较于纯粹的传记而言都更高出许多。
作家的音乐人生
这本传记是浪漫的。正文以《序曲》开始,以《终曲》结束,似乎在照应伍尔夫对音乐引而不发的喜爱:“在我落笔之前,我总是把要写的作品想象成音乐。”而正文部分,则以伍尔夫生活行藏的地点作为标志,串联出对作家人生影响巨大的重要事件、写作背景和思想历程。
布卢姆斯伯里团体
在伍尔夫的成长经历里,友谊与交际和她的创作灵感爆发同期而至,而写作生活带给她的最初是建立属于自己空间,是自我性格的释放。也因此,往往提到伍尔夫就不得不提布卢姆斯伯里团体,他们崇尚自由主义的人生态度让伍尔夫的生活爱好、审美取向在另一个维度上的铺展。
维塔与奥兰多
弗吉尼亚与维塔两位女作家之间的情感火花是文学史上人们津津乐道的花边之一。这本评传中的描述堪称大胆,不仅用两人文学作品中的文学形象原型分析和两人之间的信件分析出感情的纠葛细节,甚至将浪漫故事的讲述精确到两人“第一次”发生的时刻。维塔对伍尔夫的启发不仅让两人从朋友升格为情人,更成为了《奥兰多》的创作原型。
在正文的最后以《终曲》结尾,是伍尔夫的家人与朋友对伍尔夫作品和人生经历的评论和作家本人的自我评价——“吾如大树生根于斯,亦若江河奔腾流淌”,作家灵魂的自由之高已经到达湖底深邃,苍穹浩渺。
《弗吉尼亚·伍尔夫》隶属上海文艺出版社的“小文艺口袋文库·知人系列“,延续了上海文艺出版社近年来一贯保持的高水准和雅致审美,装帧简单却不简陋,图片穿插恰到好处。
不过由于图书使用了“口袋本”“文库本”的小开本形式,加上设计师也许并不想因此增加篇幅,整本书的正文字体大概在6~8之间。对于读惯了正常32开本或16开本图书的读者来说会累眼。至少假如是五年前的我遇到,一定会为它的精致小巧、节省空间而爱不释手,但如今双眼太容易疲劳,手握如此蝇头小字就有些吃力了。
(2023.05.14)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