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完《循环》后半部分,感觉有些不对劲。这个宏大的世界观,怎么会在小说里这么快就结束了呢?后来我重新看了一下介绍,才发现这其实是本·奥利弗长篇小说三部曲的第一部。
这部科幻小说讲述的是在第三次世界大战之后的未来时代。主人公仅是个十四五岁的孩子,一开始通过监狱日记的写法来描述这群孩子身上的单调而可怕的科技感刑罚。他们除了定时出现的狱警外,无法看到其他人,也无法与别人交流沟通。
我总觉得,身体上施加刑罚虽然残忍可怕,但让一个人失去自由,独自面对四面白墙的精神上的惩罚同样痛苦难忍。
小说中的背景设置非常丰富,人种差异也已经发展到优选人和普通人两种。前者生来拥有完美的各项器官,可以将人体器官替换为机械,更加高效好用。而后者还在使用人体器官,并且因人工智能的出现而陷入贫穷和失业的困境。
如果说碳基生命依赖氧气,那么人工智能必不可少的就是电了。因此当有一天世界停了电,并且备用电源也失效后,所有的智能投影、智能设施都消失了,甚至连监狱也失灵了。但我非常奇怪的是,类似太阳能发电的功能应该不至于造成一切设备都断电。不过这一切的事件都发生在晚上。
与此同时,大部分人感染了未知病毒变成了丧尸,会扑倒所有的生命,仅除了不伤害亲人外。因为在监狱里被用作人体实验,主角团提前注射了抗体,因此这几个少年免于这次感染。即便他们越狱出来,仍需要躲避丧尸的袭击。这时小说的画风就颇像《生化危机》了。
我唯一不解的是,为什么小说中还要穿插爱情线呢?当然,这里只是浅显地描述了一下,后面应该还会继续展开。我理解,当一部小说想要表达的内容过多时,可能就会变得肤浅或流于表面。我希望后面的两部小说能够展开更多细节描写,让《循环》中未能充分表达的部分变得更加丰满。
实际上,从这部小说里我们也可以看到很多内容。作者悲观地想象了人工智能发展的未来,小说的基调如同《1984》和《象棋的故事》那样灰暗压抑。在停电之后,小说的情节则变得像《移动迷宫》和《生化危机》。最后的结局也很像《黑客帝国》。
由于是三部曲,所以第一部小说的结局未必是真实的。这留给读者很多想象空间。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