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分不能和不想很重要。分清楚这两者可以从根本上帮助我们大大减少身为家长的挫折感。我们有时觉得孩子是不想如我们所期望的那样做,实际上他们只是不能,至少现在是不能。抛弃说教,先问问自己——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做?(1)为什么我家孩子是这种表现?(2)此时此刻,我想教会他什么?(3)该怎么教效果才最好?上脑的功能:作明智的决策、控制情绪和肢体、适应环境、与他人共情、自我认知、自我道德约束。这不就是我们希望孩子能拥有的特质吗?我们想要激活上脑,而非激怒下脑。我们在激怒他人的下脑时,自己脑中的杏仁核多半也正活跃着。猜猜杏仁核会让我们想怎样?对,是赢!所以,如果家长和孩子脑中的杏仁核都被最大限度地激活的话,他们就都会渴望赢,而这事实上多半会引起一场激烈的冲突,最后的结局是两败俱伤。没人会赢,这场战争会让情感关系伤痕累累。而这都要怪我们激怒了底层大脑,而非好好地去激活上层大脑。家长始终都有责任给孩子设定行为界限,并且明白地告诉他自己对他的期望。我们只要更多地去要求孩子在行动前先思考,先考虑考虑他人的感受;更多地去要求他们行事要合乎道德规范并且充满同情心,总而言之就是更多地去调动孩子的整合状态,就能让他更多地去使用和强化上脑,并搭建起大脑连接,以将其与下脑整合起来。以后不管当时是否很有情绪,孩子使用起上脑会更加不假思索,更加得心应手。对大部分孩子,尤其是对年幼的孩子来说,策略性地闹脾气还真的只是偶尔而非常态。有时候,孩子就是不会如我们所期望的那样做。他们就是不去捡起他们的玩具;他们就是不自觉向弟弟道歉;他们就是不能冷静下来。这并不等于放任纵容孩子。在设定行为界限的同时,要表达出你的爱,并且和孩子共同度过那些困境。要始终向孩子传达这样的信息:“我就在这里。”“我知道你现在不开心,你想要我载你。我也想啊,但是今天真的不行。现在你是要自己上车还是想让爸爸帮你上去呢?爸爸一路会陪着你、安慰你的。下午见,爱你。”说完这段话,这前廊上的短剧,就随着蒂姆把哭泣的尼娜抱上自己的车而谢幕了。娇惯的重点不在于你会给予孩子多少爱、时间和关心。你并不会因为将自己奉献给孩子就宠坏了他。我们想让孩子知道,虽然他们不总是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但是一定会得到真正需要的东西。)在孩子情绪糟糕或者失控时进行情感连接是在满足孩子的需要,不是向他的欲望臣服。我们也想让孩子学会如何熬过艰难的时候。在餐桌上发现了孩子尚未完成的作业,于是在他们赶去学校之前帮忙完成,以使他们无须面对迟交作业的后果。打电话给别的家长,想让他们邀请我们参加孩子无意中听说但并未被邀请的生日派对。这些对孩子一点好处也没有。这些反馈给了孩子一种期望,让他们觉得自己将会过上没有痛苦的生活。而当人生并不如预期的那样行进时,他们也许会因此而无法自控。去情绪化管教不能保证你对孩子行为的每一次要求他都会听。但是使用全脑的方法一定能大大增加达到短期目标,即鼓励孩子与你合作的概率。它也能帮助平复,或者至少缓和大家此时的强烈情绪,将冲突降级,从而避免因家长的咆哮或者带入的个人感情而造成伤害。但是在纠正行为方面,它有时是不能如你所愿的。孩子毕竟是人,有他们自己的情感、渴望和节奏,他们不是可供我们任意编程的电脑。一个附带条件的“好”会比一个彻底的“不”有效得多:“好的,你可以晚一点再洗澡”或者说“好的,我们再读一个故事,但是要等明天。”换句话说,这里的关键不在于强调“不”,而在于了解到帮助孩子识别行为界限有多重要,这样他们才会越来越懂得在必要时踩紧刹车。要叙述而不要说教,约翰尼觉得该轮到他玩秋千了”传达的意思与“你应该学会分享”并无根本上的不同。但前一种表述与后者相比有一些明显优势。第一,它能避免将孩子逼入戒备状态。他也许还是会觉得有必要防备一下,但这个程度与我们在斥责他,向他宣告她做错了什么时绝不一样。孩子每一次的犯错,都给了我们一个机会去更好地了解他们,并且更加知道他们需要在我们的帮助下学习什么。孩子们经常以行动来发泄情绪,那是因为在他们大脑的某个区域中,有些能力尚未被开发出来。父母在管教时犯的错误是可以很有价值的,因为我们可以教给他们,我们是凡人,不过我们可以对所发生的事负责,去努力弥补。这对所有孩子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教育体验。重述认同倾听等待孩子准备好始终如一但不刻板多问为什么附带条件的好叙述而非说教让孩子参与管教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