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次看《围城》是在15岁,当时还是个孩子,看不懂。我以为主角应该像郭靖杨过那样的大英雄,最后和恋人在一起。但是《围城》的主角并不是这样写的,我当时有很多不理解的地方。
现在我已经20多岁了,独立生活了将近十年。在大学以后,经历了社会的“污染”,我越来越觉得《围城》就是现在的生活写照。小时候我以为旧社会是充满着暴力和冷漠的黑暗时代,主要是受教科书的影响。但是现在我越来越觉得,除了新科技的出现,现在的人文生活一点都没变,我们的生活还是上世纪初的老样子,包括情感、婚姻、事业。
围在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当时我觉得为什么独独这个看不懂且不想看呢。现在看来是因为我阅历太少了。现在再看,一切都写得那么细腻入微,而且从方父、方母、沈太太到方鸿渐和苏文纨等等,都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对应的人,有的甚至就是家里的至亲。所以看着我都感觉很搞笑,不知道是我遇到的人那么碰巧,还是钱先生描述的就是一副芸芸众生相。
个人认为小孩子是看不懂的,他们都很单纯。就如之前说的,主要是受教科书的影响,对社会、对人生都很空白,所以他们很难理解书中的人生哲学和态度。说现在的孩子早熟,能看懂这本书,那也是没有道理的。就我看来,围城并不是单纯地写爱情,只有历尽沧桑的睿智之人才能明白其中的哲理。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我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