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经常出现“敏”字,而后世学者往往将其解释为“疾”,意为快速、敏捷。以下列举三个例子: 1. 在《学而》一章中,孔子说:“敏于事而慎于言。”何晏在《集解》中引用孔安国的解释为:“敏”指“疾速”。邢昺的注解则表示,“敏”即指学业进展的速度快,则很可能取得成功。 2. 在《里仁》一章中,孔子说:“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何晏引用包咸的解释道:“言语应当慢条斯理,而行动应当迅猛有力。” 3. 在《尧曰》一章中,孔子说:“宽则得众,信则民任焉,敏则有功。”皇侃的解释是,“敏”指领袖行事应该敏捷果断,这样才能获得成功。
当今学者对《论语》中的“敏”字的解释也类似于上述例子。如钱穆的《论语新解》、杨伯峻的《论语译注》、南怀瑾的《论语别裁》、金良年的《论语译注》等,都将“敏”视为快速、敏捷的意思。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我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