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战时中国
1940年到1946年,美国作家格兰姆·贝克游历了当时中国十多个战争时期的城市,详细记录了所见所闻并整理成书。贝克从香港出发,途径柳州抵达重庆,再跟随路易·艾黎长期居住于宝鸡,之后前往洛阳等城市,最终到达北平。在这过程中,作者一方面详细记录
[美]格兰姆·贝克 2023-04-06 00:17:06
1
1840年以来的中国
1840年以来的中国近代史备受争议和关注,我们已经熟悉了从军事、政治、文化、社会和观念视角切入的叙述。然而,《1840年以来的中国》这本书,则给我们呈现了一个不同的近代史图景——法学视角。这本书历时约25年的写作,在史学家的洞察、法学家的严
王人博 2023-04-06 00:00:29
1
中国近世财政史研究
岩井茂树(IwaiShigeki,1955—)是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教授,同时也是一位文学博士。他是日本东洋史学界著名的学者,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明清史和东亚关系史上。在20世纪80年代,岩井茂树曾经在南开大学和北京大学留学,师从陈振江
[日]岩井茂树 2023-04-05 23:46:14
1
中国切片,1900
从最高统治者到官僚队伍,再到商人和底层民众,1900年的大清上上下下,都透着一股衰败相。乌云暗沉,山雨欲来。本书以独特的切片视角,把焦点放在1900年前后一些大大小小的事件与人物上。通过具体事迹、个人命运,剖析晚清政治与社会之病理。质朴民众
雷颐 2023-04-05 23:44:41
1
近代中国与新世界
康有为这个名字,象征着一个不断变幻的时代,同时也蕴含了许多尚待挖掘的深意。他对社会的忧虑和思考,推动他成为改革活动家;他卓越的才华,使他成为创新思想家。这两个因素融合在一起,给他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量。他不仅在儒家思想指引下,追求现代制度创新
【美】萧公权 2023-04-05 23:17:18
1
中国精英与政治变迁
本书是萧邦奇在其博士论文基础上出版的第一部学术专著,研究了从清末新政到北伐战争时期浙江的精英组织和政治变迁。本书采用核心—边缘的框架,依据人口密度、邮政系统层级、金融机构数量等要素,将浙江分成了核心区内部、核心区外部、边缘区内部和边缘区外部
[美]萧邦奇 2023-04-05 23:16:12
1
另起的新文化运动
现代文学史一般把《新青年》定为新文化运动的起点。但是,鲁迅在《热风·题记》中认为,“新文化运动”是被嘲笑《新青年》的人创造的名称,然后“反过来”附加到《新青年》上。本书从名称和实际的差距入手,探究“新文化运动”这个词是何时出现的,由谁提出,
袁一丹 2023-04-05 23:10:31
1
义和团运动的起源
长期以来,有关义和团运动起源的问题一直扑朔迷离,众说纷纭。美国学者周锡瑞在本书中以详尽的史料、独特的视角和崭新的方法将这一问题的研究推到了新的高度。作者对19世纪山东的社会、经济结构做了区域性分析,对中西文化的冲突进行了深入的历史溯源。尤其
[美]周锡瑞 2023-04-05 23:04:38
1
晚清北京的文化空间
不同于上海、天津、广州等口岸都市主要晚清北京的意义更在于新旧共生、士庶交涉、旗汉杂居,传统政教与近代文明相融合。这一文化空间不仅固有政治资源,还在清末的“中西学战”、新旧社会冲突、上下关系变化、中外习俗更替等文化转型过程中具有特别的象征意义
夏晓虹主编 2023-04-05 23:03:35
1
近代中国的渔业战争和环境变化
本书讲述了一个长期环境系统的演化过程,并对地区、区域和跨国界生态趋势进行了交叉分析。面对环境污染和过度捕捞导致海洋生态系统遭受破坏的挑战,我们需要更好地认识人类在历史上引起、理解和应对环境变化的过程。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本书探讨了舟山海洋区域
【美】穆盛博 2023-04-05 23:00:48
1
铁路与中国转型
柯丽莎(ElisabethKöll)是美国圣母大学历史系教授和系主任。她曾在德国波恩大学和上海复旦大学接受本科教育,之后成为一名罗德学者,并在英国牛津大学师从科大卫教授获得博士学位。柯丽莎的研究领域涵盖中国近现代商业史和社会经济史,其中她特
[德]柯丽莎 2023-04-05 22:55:14
1
权力与文化
入江昭是哈佛大学历史系荣休教授,并且是一位专攻日美关系史的历史学家。他的著作《权力与文化:日美战争1941-1945》被普利策历史奖提名,并且被认为是哈佛历史经典之一。该书通过文化横切面,重新剖析了日美战争,并挑战了对太平洋战争的传统假设。
[美]入江昭 2023-04-05 21: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