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意成长

1 致成长中的你

致成长中的你

殷健灵,1971年10月生于上海,童年和少年时代在南京近郊度过。他是法学学士和文学硕士,于199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他曾担任女性杂志主编,现为《新民晚报》首席编辑和上海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在18岁时,他在《少年文艺》(上海)发表了他的处女 殷健灵 2023-03-31 10:54:28
1 儿童发展心理学:费尔德曼带你开启孩子的成长之旅(原书第6版)

儿童发展心理学:费尔德曼带你开启孩子的成长之旅(原书第6版)

由北京大学心理学系教授苏彦捷领衔翻译,全面、综合介绍儿童、青少年发展的指南,是世界著名发展心理学大师费尔德曼代表作,Ha佛大学等200多所美国高校采用的经典教材。本书以发展阶段为线索,详尽地综述了从怀孕伊始到青春期结束的发展,内容涵盖胎儿期 (美)罗伯特S.费尔德曼(RobertS.Feldman)/[美国]罗伯特·费尔德曼 2023-03-31 10:48:16
1 神经症与人的成长

神经症与人的成长

在《神经症与人的成长》这本书中,卡伦•霍尼将神经症患者的人际关系倾向划分为“亲近人”、“逃避人”、“攻击人”三种形式,又被称为“自谦型”、“脱离型”、“夸张型”。尽管普通人也会运用这三种模式,但是在神经症患者身上,这些倾向都是强迫性的,并且 (美)卡伦•霍尼 2023-03-31 10:20:02
1 心智成长之谜

心智成长之谜

《心智成长之谜:人际关系与大脑的互动如何塑造了我们(第2版)》首先介绍了基于人类学、脑科学、认知科学、心理学、表观遗传学、神经生物学和语言学等相关基础研究的“人际神经生物学”的基本理论构想和系统思考。西格尔博士提出,心智的核心是能量流和信息 丹尼尔·西格尔 2023-03-31 09:30:23
1 自我成长的力量

自我成长的力量

《个人成长的心理学》是一本汇集了45篇精选文章的经典之作。这些文章涵盖了亲密关系、安全感、理解自己和他人的能力、自恋与自卑、原生家庭、成熟的人格等不同角度,发表了作者对于个人成长的心理学见解。本书作者是众多心理平台和媒体的一线邀约作者,并曾 丛非从 2023-03-31 09:11:45
1 在关系中成长

在关系中成长

每段关系都有解不开的情结和鬼影,人际关系问题实际上都源于我们无法信任关系。最棒的关系是那种能在人前忘记自我,却不失去自我的关系。我们需要先学会与自己为伴,然后才能从“我”到“我们”,才会有各种好的关系随之而来。本书作者许皓宜继《与父母和解》 许皓宜 2023-03-31 09:00:05
1 刻意回避(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心理学经典文库

刻意回避(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心理学经典文库

为什么会出现常见的失误呢?比如忘记跟朋友约会、看着某人却叫错名字、在换乘时误坐始发地、在办公室门口掏出家里的钥匙、把文章标题读错等等。这些表面上看起来似乎不经意的失误,背后其实隐藏着怎样的心理动机呢?本书中,弗洛伊德用精神分析的方法对这些现 [澳]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2023-03-31 08:49:30
1 追梦成长

追梦成长

《追梦成长用梦想成就自己和世界》记录了作者历时七年完成“环球之旅”梦想的历程,以及在此期间的见闻与思考。本书强调“通过见识的拓展,为自己的人生打开新的格局,收获成长的智慧”。全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作者回顾了自己环球旅行“圆梦”的经历; 叶武滨 2023-03-31 05:05:07
1 高三这一年:我和孩子一起成长

高三这一年:我和孩子一起成长

作者以时间为轴线,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了自己但是每篇日记都隐含着对教育的再认识和对人生的再思考。通过不断提升自己,作者为孩子创造了一个尽可能多地获得积极情绪引导、中肯建议和和谐家庭氛围的成长环境。 老景 2023-03-31 05:02:07
1 陪伴式成长,和孩子一起成为更好的自己

陪伴式成长,和孩子一起成为更好的自己

编辑推荐:★美国著名家庭治疗师、心理学家、作家、育儿专家苏珊•施蒂费尔曼继《育儿无须对抗》之后又一杰作!本书作者苏珊•施蒂费尔曼敏锐地探索了很多育儿专家回避的问题——更深层的恐惧、内疚和羞愧。她提出育儿过程也能促使社会文化变得更加健康,帮助 [美]苏珊•施蒂费尔曼 2023-03-31 04:00:23
1 给孩子最好的成长力

给孩子最好的成长力

毕加索曾提醒我们:“每个孩子都是个艺术家,问题在于如何确保他长大后依然是。”《给孩子最好的成长力》源于作者在耶鲁大学儿童研究中心从事早期教育相关工作的经验。她带领我们深入当前的早期教育文化,充分暴露了天下父母的担心:如果没有合适的策略和工具 [美]埃里卡•克里斯塔基斯 2023-03-31 03:37:11
1 蹲下来和孩子一起成长

蹲下来和孩子一起成长

孩子的成长是妈妈修行的过程。但是,如何对孩子进行指导却不是一件易事。我们需要了解关键时刻的指引以及家庭环境的熏陶,要做到四两拨千斤的感化。父母的功力在考验中得到体现。在与孩子一起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也会遇到更好的自己。虽然爱不需要理由,但却需 金文 2023-03-31 03: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