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方之地:吃酸!发酵塑造的地方文化与都市生活

1 文化人类学(第13版)

文化人类学(第13版)

《文化人类学》是一本从培生教育集团出版的通识入门书。这本书已经再版十余次,成为文化人类学经典教材。在最新的第13版中,作者使用深入浅出的语言,帮助读者全面地理解文化人类学知识。通过描述和探讨跨文化现象的经验,读者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也能够更 [美]卡罗尔·R.恩贝尔/[美]梅尔文·恩贝尔 2023-03-25 22:06:51
1 文化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这本书分成三个部分,包括理论前沿、文化现象和社会议题,共计11篇文章。它涵盖了文化社会学领域的许多重要研究,既包括了领导学者的标志性作品,也包括了近期新锐学者的深度经验洞察。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把经典理论与前沿研究相结合,使用文化理论工 周怡/郭巍蓉/郑雅君/唐俊超 2023-03-25 21:51:06
1 易中天中华史:先秦到宋元(1-20卷,国民历史文化读本,240万字恢弘巨著)

易中天中华史:先秦到宋元(1-20卷,国民历史文化读本,240万字恢弘巨著)

学者易中天采用了独特的写作方法,颠覆了传统的历史研究。他以优美诗意的语言和独特的全球视角,创作了六部共32卷《易中天中华史》,包括《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和《近现代》,其中已经出版了1-20卷。在跟随《易中 易中天 2023-03-25 19:36:57
1 中国文化的精神

中国文化的精神

中国文化的深层根源在哪里?中国人依靠的是什么精神支撑?这位88岁的历史学家为我们带来了一部充满温情的作品。在这本书中,作者许倬云教授继续了冯友兰和钱穆对中国文化的深情描述,直言中国人的文化核心。他在探索文明的土壤时,挖掘了那些逐渐被遗忘的“ 许倬云 2023-03-25 19:01:03
1 日常生活的历史学

日常生活的历史学

这本书的目的是探讨如何从日常生活的角度来理解社会。它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前两章,主要是对近十年来中国社会史研究的理论与实践进行学术评述,并从多个角度探讨如何进行日常生活史研究。第二部分是后三章,讲述明清时期的日常生活。在明代,族规家训被 常建华 2023-03-25 17:38:24
1 古代人的日常生活2

古代人的日常生活2

本书是一部给人们揭示古人日常生活的好书,共分6大类主题,包含60个话题和90张插图,让你真实了解古人的生活。另外,书中新增了一些新话题,如“古代的后宫真的很乱吗”和“古代的医生好当吗”,以满足读者的好奇心。此外,作者使用了幽默的手法,每个问 讲历史的王老师/王磊 2023-03-25 17:28:41
1 什么是批判?/自我的文化

什么是批判?/自我的文化

这本书收录了米歇尔•福柯晚期的两次演讲,为了让福柯思想的面貌臻于完整,编者参照福柯演讲手稿对文本进行了悉心校订。这两次演讲是福柯思想发生重大演变的五年间所作,此次同时发表这两次演讲对于研究福柯晚期思想有着重要的意义。第一次演讲是在法国哲学学 [法]米歇尔·福柯 2023-03-25 17:03:58
1 休谟的日常生活哲学

休谟的日常生活哲学

大卫·休谟是苏格兰出身的哲学家,他因提出经验论和怀疑论而广为人知。然而,我们常常忽略了他在当时被誉为卓越的历史学家的身份。休谟的《英国史》多次再版,使他成名。那么,为什么我们会遗忘他他指出,我们不能仅停留在阅读休谟的理论哲学和形而上学层面, [美]唐纳德·利文斯顿 2023-03-25 16:33:17
1 吃和远方

吃和远方

美食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除了满足我们的口感需求外,它蕴含的人生和远方的回忆和热情才是最有价值的味道。在《吃和远方》这本书中,作者为我们呈现了家乡、江湖、四季和远方的地道美食,从令人兴奋的臭鳜鱼到流行的小龙虾,从独特味道的腊肠到宵夜 程磊 2023-03-24 12:32:14
1 发酵完全指南

发酵完全指南

作者桑德尔·卡茨以其革命性的自然发酵观念和完整的素食发酵知识,让世界重新认识了发酵。他被誉为是美国“发酵的复兴主义者”,引领着发酵潮流和自制发酵食品的新潮流。他在数百个食品工作室亲自教授自制发酵食品,让自然发酵观念带入了许多普通美国家庭。这 [美]桑德尔·埃利克斯·卡茨 2023-03-24 12:03:35
1 自由与爱之地

自由与爱之地

以最佳游记作家的身份,云也退通过个人感受和历史洞察,以及梁文道式的旅行书写风格,完成了一部横跨虚构和非虚构的令人着迷的作品。在2012年夏季,他以志愿者身份前往以色列的基布兹,深入到农民的生活之中。这个集体农场的生活虽然简朴平淡,但却非常稳 云也退 2023-03-24 11:45:02
1 旅行是为了抵达内心和远方

旅行是为了抵达内心和远方

人类的知识是无法完全全面的,我们无法了解一个地区或时代的所有空间和时间。因此,我们都像井底之蛙一样,只知道我们所处井口的大小。我们也像夏虫一样无法理解冰天雪地。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天生就需要旅行。有人说旅行的意义在于路程本身,有人说旅行可以标新 毕淑敏 2023-03-24 11:4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