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文课

1 潮起潮落:新中国文坛沉思录

潮起潮落:新中国文坛沉思录

周扬去世后,荒煤、张光年等“我们这一代”的作家都没有留下重要的作品,为什么会这样呢?据巨匠透露:“何其芳,你的名字是一个问号”,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在1964年,电影圈的“老头子”夏衍遭受了什么样的不幸?沙汀一直耿耿于怀,为何在这十年后仍然 严平 2023-04-08 01:18:26
1 德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椴木雕刻家

德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椴木雕刻家

《德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椴木雕刻家》是英国著名艺术史家迈克尔巴克桑德尔的代表作之一。该书是作者整理自1974年在牛津大学史莱德讲座中使用的讲稿。书中以德国城市生活为背景,详细探讨了椴木雕塑的属性、市场状况、艺术家的社会地位,并介绍了德国三代雕塑 [英]迈克尔·巴克森德尔(MichaelBaxandall) 2023-04-07 14:21:01
1 中国文化泛言(精装单行本)

中国文化泛言(精装单行本)

南怀瑾先生(1918—2012)是一位享有海内外盛誉的著名学者,出生于浙江温州书香世家。自小接受私塾传统教育,少年时期已经读遍诸子百家的各种经典。他精研儒、释、道,将中华文化各种思想融会贯通。1969年,南怀瑾先生创立了东西精华协会,旨在促 南怀瑾 2023-04-07 10:18:00
1 中国文化常识课

中国文化常识课

中国文化常识课共有八册,包括王力的《文化课》、潘伯鹰的《书法课》、林徽因的《建筑课》、郑振铎的《文学课》、胡适的《哲学课》、吕思勉的《历史课》、曹伯韩的《国学课》和陈师曾的《绘画课》。1.王力:文化课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 王力等 2023-04-07 10:04:27
1 士与中国文化

士与中国文化

士在中国历史中的作用和演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现象,没有任何单一的观点能够完全说明。但无可争议的是,士的中心任务始终是文化和思想的传承与创新。从文化史和思想史的角度考虑,本文旨在探讨士这只能是一种宏观的历史,必须建立在微观研究的基础上才能避免空 余英时 2023-04-07 09:52:50
1 年轻人的国文课

年轻人的国文课

北大国文课如约而至,课堂爆满,备受学生欢迎!原来读懂国文经典、理解古人智慧如此简单!在这门经过清华、复旦等高校名师一致推荐的《年轻人的国文课》中,围绕“如何成为更好的自己”这一核心,从夫妇、父子、情商、文艺和识见五大主题切入。采用诙谐幽默的 张一南 2023-04-07 09:46:56
1 现代中国文学史

现代中国文学史

自清末民初开始,《现代中国文学史》全面整理近现代以来的学术著作,旨在为今人反思现代中国社会和精神处境铺建思考的进阶。此时期是社会大变革和文学史上的重要转折点,作者将当时的文学分为古文学和新文学两类,分别以代表人物王闿运、章太炎、刘师培、陈衍 钱基博 2023-04-07 09:39:15
1 古代中国文化讲义

古代中国文化讲义

《古代中国文化讲义》是葛兆光讲义系列之一,本次为其重订增补本。全书分为十三讲,涵盖了汉字、婚礼丧仪、家族和社会、儒佛道、阴阳五行、民间信仰、传统的世界观等多个方面。本次修订对内容进行了大量增补和修订,增加了丰富的配图,并在每讲后面添加了阅读 葛兆光 2023-04-07 09:00:05
1 西南联大国文课

西南联大国文课

西南联大国文课本,经过七十年的暌违,首次完整再现。这是一部经典范本,融合了通识教育和博雅教育的理念。在大师云集、学术自由的黄金时代,杨振声、朱自清、闻一多、王力、魏建功、浦江清、余冠英、刘文典、罗常培、罗庸等名家授过的课、读过的文都被收录在 大一国文编撰委员会编/刘东导读 2023-04-07 07:47:32
1 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

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

楼宇烈先生的最新讲座实录,是北京大学国学研修班最受欢迎的讲座之一。作者以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和中华传统文化智慧为基础,引经据典,又增添了大量生活中的实例。这使得读者在轻松的氛围中,可以欣赏到传统文化的美丽以及中华智慧的深刻内涵。 楼宇烈 2023-04-07 07:29:48
1 西南联大英文课

西南联大英文课

一、通过阅读民国时期英文课本,深刻感受到西南联大通识教育的独特魅力。该课本名为《西南联大英文课》原名《大学一年级英文教本》,由西南联大外文系主任陈福田编纂。在联大的八年办学期间,这本书是所有一年级学生学习的必修课程。二、《西南联大英文课》是 陈福田(作者)/胡晓凯(编者,丛书主编) 2023-04-07 07:09:13
1 中国文化要义

中国文化要义

百年唯一见的知识分子楷模,纪念梁漱溟先生辞世三十载。他理性早启,文化早熟,伦理本位,职业分途。中国文化之特殊性与自信力,根源何在?探寻中国问题经典论著,七十年常销不衰——《中国文化要义》。从集团(集体)生活的角度对比了中国人和西方人不同的文 梁漱溟 2023-04-07 06:2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