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备受宠爱的江南闺秀,她是风华正茂的北大高材生。然而,樊锦诗却奉献了大半辈子的光阴,守护着荒野大漠的七百三十五座洞窟。人们亲切地喊她“敦煌的女儿”,她却说,我其实也想过离开。然而,在每一个荆天棘地的人生路口,她都选择了——坚守。
本书是“敦煌的女儿”樊锦诗首度直面读者,亲述自己不平凡的人生的故事。在北京大学考古系师从宿白、苏秉琦等考古名家的青春求学往事,与终身伴侣、武汉大学考古系创始人彭金章先生相濡以沫的爱情诗篇,五十多年坚守大漠、守护敦煌、向世界展现中国传统艺术之美的动人故事……本书独家收录了一批从未公开过的资料,展现这位传奇女性的志业与爱情、困境与坚守。同时,本书也致力于解读敦煌艺术的崇高之美,历数百年敦煌学研究的筚路蓝缕,披露莫高窟“申遗”及“数字敦煌”背后的故事。
◎樊锦诗1938年7月生,浙江杭州人,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研究馆员,第八至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她是我国文物有效保护的科学探索者和实践者,长期扎根大漠,潜心石窟考古研究,完成了敦煌莫高窟北朝、隋、唐代前期和中期洞窟的分期断代。在全国率先开展文物保护专项法规和保护规划建设,探索形成石窟科学保护的理论与方法,为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永久保存与永续利用作出重大贡献。◎顾春芳上海宝山人。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艺术学、戏剧戏曲学、戏剧美学、电影学。主要学术著作有《呈现与阐释》《意象生成》《戏剧学导论》《她的舞台》《戏剧交响》,出版有诗集《四月的沉醉》。◎◎樊锦诗与顾春芳相识于2014年的敦煌,一见如故,结下忘年之交。樊锦诗说,“她是这个世界上懂我的人”。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读者评价
毕业实习的匆匆一瞥、身在敦煌心在武汉的无奈彷徨、对守护敦煌的义不容辞,对莫高窟的拳拳之心…在自述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有血有肉、真实的樊锦诗。纪录片影像中的樊院长与彭老师,总是和蔼地笑着,向我们讲述着他们热爱并守护了一生的莫高窟;...
樊锦诗口述/顾春芳撰写/我心归处是敦煌/译林出版社文图/左叔花了十多天时间,读完这一本《我心归处是敦煌》后,我并没有像往常一样,急于将阅读感受记录下来。樊锦诗口述/顾春芳撰写/我心归处是敦煌/译林出版社作为一个还没有去过敦煌的读者,作为一个对莫高窟的了解仅限于大众传媒碎片化信息流的观众,前面两个维度,我大概率也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
这本传记可以作为敦煌爱好者的知识普及之书。段文杰提出了敦煌临摹的理念和方法,临摹前需要读大量文献,需要研究当时的历史背景。他指出张大千的临摹,弊病在于在敦煌呆的时间太短,还不足以抓住敦煌壁画的神韵和精髓。...
自述中的情感表达樊锦诗是认同的,所以樊锦诗说顾春芳懂她的心。面对这样的抉择,如果是你,你一定会拒绝或抗争,而樊锦诗义无反顾地前往敦煌,并在那里一呆就是六十年!这六十年的艰难困苦,常人无法想象,现代人更无法理解,而对樊锦诗来说,一切都在淡然间一笑泯然。...
还有他们的数字化,全国首批引入数字化的文保单位,莫高窟比较脆弱,多少年之后可能实体可能就不存在了,但是数字可以永生,所以他就在搞数字化,现在敦煌数字图书馆,还有小程序都有莫高窟内的一些洞窟的全景VR等可以看到非常细节的内容(当然这个过程比较慢,目前官网的洞窟印象中不超30个还有就是对于樊老精神上的一种佩服,她的这个人生的北极星指引性太强了,她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自己这辈子最想做成什么事,不管艰难险阻,超这个方向走,不需要一定做别人做过的事,不管这个事多难,有多复杂,都要努力一步步做成,很幸运,他做成了~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