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探究了北宋末年靖康之难的历史细节。它涵盖了宋、辽、金三方的战争与和平,并着重讲述了北宋关键时刻的历史大变局,以及帝国内外从各种因素导致的全局性危机。北宋在宣和年间繁荣昌盛,但其却隐藏一些潜在危机。其中包括财政危机、军事危机和内部恶性党争,以及北方辽、金两国的军事威胁等外部危机。这让北宋逐渐陷入动荡不安的状态。为了“收复”燕云十六州宋徽宗决定联金灭辽。虽然宋金联盟逐渐蚕食辽国,但是金国借此时机掌握了北宋的虚弱,同时两国之间的利益争端复杂,金国开始向南进攻。1126年,金军第二次围攻汴京,十一月汴京城陷落。北宋即将崩溃,从盛世到灭亡仅隔三年。作者将兼顾宋、辽、金三方立场的史料记载用通俗流畅的叙事方式来还原靖康之难的历史事件,解析北宋盛衰之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并探讨其超越时代的启示意义。
郭建龙,自由作家,曾任《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著有“帝国密码三部曲”系列社科历史类“帝国密码三部曲”《中央帝国的财政密码》(畅销20万册)、《中央帝国的哲学密码》、《中央帝国的军事密码》;历史游记《穿越百年中东》;小说《告别香巴拉》;文化游“亚洲三部曲”《印度,漂浮的次大陆》《三千佛塔烟云下》《骑车去元朝》;人物传记《一以贯之》;商业传记《势在人为》。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读者评价
屈辱的外交,祸斗的军队,消失的女人这短短十五个字,是我看完整本书的感受,但这感受是对那个时代的一声叹息,书评还是要谈谈这本书。这个“试图”二字便是字眼,本书就是史料记载为基础,进行通俗流畅地叙事。作者地历史观无从得见。...
换个说法,作者帮助读者省去了阅读这一百余本书籍(绝大部分是古籍)的时间,把阅读的门槛也拆除了,用现代的、通俗的语言完成了汴京之围的“纪事本末”。每个朝代的衰落,都有值得现代人深思的地方。宋与金在如今都是中华民族的先祖,因此现代人一般都能跳出“敌我”的立场给予古人公允的评价,但历史的评价标准,也不都是从敌我出发,有些基本的公理是不分国别、民族、人种而存在的。...
宋人平时权利斗争过于有经验,把这点小聪明也放在金人这里,一会儿想联金抗辽,一会儿想联辽抗金,一会儿想静观其变渔翁得利,各种犹豫不决出尔反尔,最终惹怒了这个来自北方的敌人,给自己挖了个深坑。该和平的时候叫嚣着要收复失地,挑起争端,该抗争到底的时候却踩着将士们生命换来的胜利去议和(且并没有争取到应有的权利)。...
这是一段让人读来憋闷不已、如鲠在喉的历史,粗读下来有三点感受颇深:1.在封建世袭制血统大于才干的君主选任背景下,承平日久的盛世之极出现后,由于君主责任心与能力的不可控,衰败与灭亡似乎是必然走向。在男权主义社会男人无力护国的情况下,被迫受辱的女人替无能的男人承担骂名,士大夫阶层以贬损女人失节来掩盖男人无能导致山河破碎、家国尽毁的民族性尴尬,“存天理、灭人欲”甚至成了当时的道德主流。...
这本书倾注的作者主观判断比较多,需要酌情参考,不太清楚这样的写法对于一个历史类书籍是好是坏,但就我个人而言是不太喜欢的。但书中前面还说着金入汴京后抢掠工匠、妇女,后面又说这只是女真族草原民族的传统,这种写法会让我心生厌恶,说到底我也只是对北宋恨铁不成钢,但你如果美化侵略我真就曹尼玛了,书评中用大历史观的说法给其正名,也是让我开始怀疑这种说法的正确与否,以前我还觉得一个史学家如果能站在更高的角度,以统一的民族观念书写历史是不是会减少历史的偏见,视角也更加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