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声枪响,全家灭门,六年追凶,真相唯一终点吗?
★ 我无意害这个男人,他可亲非常,直到我割断他喉咙的一刻,我还是这么想。
★ 穿透黑暗深处,直达心灵废墟,犯罪心理创作的永恒标杆。
★ “这部作品折磨我直至骨髓。我觉得把它写出来是一项伟大的义务。”
★ 天才作家卡波特创作生涯至高杰作,村上春树、何伟、王安忆、苏童、梁鸿力荐!
★ 《冷血》从作品根源处释放出的力量,真实且完美的人物描写,几乎令每个人感受折服。这是一本堪称“现代经典”的作品。——村上春树
★ 美国最完美的罪案纪实作品……这本书让人毛骨悚然,堪称智力挑战。——《纽约书评》
★ 这是一部两百年后依然被人阅读的杰作。它将改变人们的写作方式。——《纽约客》
-------------------------
? 豆瓣热门纪实图书总榜TOP10
? 亚马逊“一生必读的100本书”
? 爱伦·坡奖最佳犯罪实录
? 美国推理作家协会“百部经典推理小说”
? 美国国家公共电台“百佳惊悚作品”
? 《纽约时报》非虚构畅销榜No. 1
? 《卫报》“100本英语最佳小说”
? 《泰晤士报》“最佳经典”
-------------------------
堪萨斯州霍尔科姆村,四声枪响,良善温和、广受尊敬的克拉特一家惨遭灭门。凶手异常凶残狡猾:被害人均被击中面部,电话线被割断,子弹壳也消失不见……一时间,这起案件震惊了整个美国。
卡波特立即赶到当地开始了长达六年的访谈和调查,对象包括死者亲友、邻居、当地警察,以及两名犯罪嫌疑人。案件逐渐得以还原,两名凶手从这起谋杀案中得到的只有几十美元、一副望远镜和一个收音机。
是什么让他们走上这条冷血之路?当作家试图打开凶手的内心时,他自己也经历了一次自省之旅。
杜鲁门•卡波特(TrumanCapote,1924-1984)美国作家。1924年出生于新奥尔良,11岁开始文学创作。1958年,成名作《蒂凡尼的早餐》问世。1966年,代表作《冷血》出版,成为非虚构写作史上的里程碑。1984年8月25日于洛杉矶去世。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读者评价
这才是真正的纪实小说,凶手行凶并不需要苦大深仇的怨恨,也不需要什么精彩剧情的反转,就这么发生了。犯案的动机居然仅仅是因为狱友之间的吹嘘和想象,夺去人的生命所需要的理由居然如此渺小。即使他们是凶手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但是当有人性的人决定结束别人的生命时却无法如此随性。...
我想象着克拉特一家人并不是居民口中的大好人,我想象着佩里和迪克或许是被人栽赃的,我想象着或许这场谋杀有着天大的阴谋。但我无法忘记克拉德一家人的悲剧,无法接受他们陈述时平平淡淡如同说一件小事一样就把它说了出来,也无法接受他们杀人之后开车在路上狂笑的疯狂场景。...
开始以为是悬疑犯罪的形式,没有营造悬疑紧张的气氛,也没有烧脑复杂的犯罪手法,但是整个故事却很好看,作者对两位嫌疑人的成长经历事无巨细地交代出来,已经作案前后的日常生活详细刻画,给我们揭示了我们以为的十恶不赦的坏人其实只是我们中的普通人而已,他们的人性中不仅有恶,也有善良的一面。...
之前有了解到欧美的一些国家采用判例法,而我们的环境采用的是成文法,所以我在第四章(角落)这一章的时候会不太清楚一些关于陪审团的选举等在自己的认知里较为少见的程序,但是我想在道义层面,这两个人,包括安德鲁,包括后来的两个士兵都已经在我心里判处死刑。...
有这样冷血的人存在,是那个社会的悲哀,无辜的人提心吊胆,魔鬼游荡人间。父母的悲泣,也无法让这样冷血的人浪子回头。//我之所以杀了他们,不是因为克拉特家做过什么。我这一辈子受尽了别人的欺负,也许仅仅是因为克拉特家命中注定要替别人还这笔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