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家里住了16年,父亲则不在工厂轮班,而是在教堂工作。母亲整夜醒着,终日抑郁。我上学,去教堂,跑进山间秘密地读书。我自幼就学会了隐蔽,藏匿我的心,掩饰我的想法。
我的母亲并不热爱生活,她不相信任何事情能够让生活变得更好。曾经,她告诉我,宇宙就像一个浩瀚的垃圾桶。我想了一会儿,问她桶盖是关着还是开着。
“关着的”,她回答,“没有人能逃脱出去。”
我无法忍受生活在这样一个合上盖子的浩瀚垃圾桶里。
****************************
★ 《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作者珍妮特·温特森自传。
★ 生命不只是一支从子宫飞往坟墓的时间之箭。照自己的意愿活得头破血流,也好过听从别人的安排,虚张声势地过浅薄生活。
★ 《卫报》和《环球邮报》评选出的年度好书。
★ 《纽约时报》年度重点推荐图书。
★ 获得兰姆达文学奖。
****************************
★ 像刀一样锋利,又像孩子的眼睛一样纯粹。——《每日电讯报》。
★ 也许她曾经有机会既快乐又正常,但那就不是珍妮特·温特森了。——《星期日泰晤士报》。
★ 一本不同于传统自传的回忆录,一本像《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一样充满力量的成长之书。——《纽约时报书评》。
****************************
当代英国天才女作家张悦然、蒋方舟、任晓雯、刘瑜一致推荐。《纽约时报》、《卫报》、《环球邮报》推荐图书!
珍妮特·温特森在25岁时以《橘子》一书一鸣惊人;52岁时,她回顾过去的伤痛,撰写自传《我要快乐,不必正常》。这本书展现了温特森的真实经历和感受,她以开放和坦诚的态度剖析了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受伤的童年往事,压抑痛苦的少年生活,成为了之后人生中无法逃脱的阴影。然而,这也意味着磨练和成就自我的可能性。正如《泰晤士报》所说:“也许她曾经有机会既快乐又正常,但那就不是珍妮特·温特森了。”温特森走出创伤的阴影,用勇气、爱和写作锻造并成就了自我。她在书中写道:“无论多么贫乏,我们仍需要热爱生活;无论怎样寻找爱,也要爱自己。我们不应该以自我为中心的方式来生活,这样会与生活和爱背道而驰,而是要像鲑鱼一样,逆流而上,无论水流多么汹涌,因为这是我们的河流。”这是一本感人至深的回忆录,一本充满勇气和力量的成长之书,更是一本充满启发性和智慧的人生之书。
珍妮特·温特森JeanetteWinterson,英国当代作家。1959年8月出生,自小由笃信基督教的家庭收养,16岁时出走,此后靠在殡仪馆、精神病院等地兼职完成了在牛津大学的学业。1985年,处女作《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出版,获英国惠特布莱德小说首作大奖,赢得国际声誉。2011年,出版自传《我要快乐,不必正常》。2016年,温特森入选“BBC100位杰出女性”名单。代表作品有《写在身体上》《给樱桃以性别》等。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读者评价
冲着豆瓣评分买的这本书读到37页后,我内心一直有个声音:“我不理解,为什么这本书能得8.5的高分”我觉得继续读下去是浪费我的时间,拿房思琪的初恋乐园举例,房书可以让我们思考什么是对女性的尊重,可以让我们感受作者文笔的细腻和文学高度,那么我无法从《我要快乐,不必正常》这本书中得到任何东西或者感受。...
人们对艾米莉·狄金森和弗吉尼亚·伍尔夫也有大致相同的评说。女性为何要受限于任何事任何人?你无法相信会有任何人爱原本的你。十六岁那年我按字母顺序才读到“M”字头的姓氏-莎士比亚不算,他不在字母表内,正如黑色不算一种颜色。...
不知道是不是怀着小小兔的缘故,常常把珍妮特尤其是少年时期的她,带入成我的孩子,是有些大言不惭,但确确实实是看到孩子受伤的心疼舍不得。温特森太太一直在以自己的理解去爱人,去教育,去经营家庭,去规范珍妮特的行为和思想,在她眼中邪恶的性、书籍、温馨,扭曲了珍妮特;...
这本书是作者珍妮特·温特森的个人传记,作者作为小说家,也有一本书在英国和国内有过一定影响力,名为《橘子不是唯一水果》。所以作为一名小说家的成长经历,本书的起点就不是特别低了。另外本书中有很多值得思考的因素,一方面珍妮特需要面对养父母与领养父母的两个亲情关系,其中领养父母的生活环境属于比较闭塞,而在书后半段,珍妮特也勇敢面对了自己的亲生父母。...
生母的抛弃给珍妮特留下了生命最初的缺口,她形容自己“像读一本缺了头几页的书……所以珍妮特终其一生都在努力填补心灵深处的残缺。一直到里亚无比明确的告诉她:“珍妮特,你是有人要的”,直到她等到生母安诚恳的一句:“我一直是要你的”,直到她从心底里意识到:“温特森太太是怪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