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1979年12月,苏军入侵阿富汗,开始了为期十年的战争。在“帮助我们的阿富汗兄弟”旗号下,一代年轻的苏联青年应征入伍,他们大多只有二十出头。1989年,阿富汗战争结束了,但是关于战争的记忆却是一个错综复杂的泥沼,其中一代苏联青年终生或许都活在其中。本书以口述史的方式,记录了阿富汗战争中苏联军官、士兵以及他们亲人、友人、子女的血泪记忆。
阿列克谢耶维奇花费几十年的时间,在前苏联的辽阔大地上亲访上千一线经历者,查阅各方文件资料,整理成苏联口述史系列,这些是普通人的生活史诗。
【编辑推荐】
- 阿富汗战争苏方青年战士的血泪回忆录。 - 在“帝国坟场”阿富汗,1979年苏军入侵阿富汗后士兵们的惨剧与悲剧,是否还会重演? - 21世纪的今天,战争是否已经远去?我们如何再次审视“战争”? - 三个苏联的历史片段,三种个人视角:二战中的苏联女兵;入侵阿富汗的苏军;卫国战争时期失去父母和童年的儿童——他们自己的“战争故事”和他们眼中的“历史”。 - 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作家重磅作品,重量级译者,《战争中没有女性》《锌皮娃娃兵》《最后的见证者:101位在战争中失去童年的孩子》完整翻译! - 第二次世界大战、阿富汗战争:苏联人自己讲述的个人血泪悲欢故事。 - 作者作品被译成35种语言,全球畅销300万。 - 阿列克谢耶维奇曾获多个国家重量级奖项,是新时代俄语文学的现实主义和人道主义传统。
【媒体和名人推荐】
- “这些典型的故事分别传达出不同的声音:愤怒、恐惧、无知、艰苦、英勇、同情和爱。阿列克谢耶维奇深入前线收集这些见证,把故事转化成令人难忘的经典著作,我们只能期盼书中的灾难不会重现。”(《书目》杂志) - “一部20世纪后半叶的微观俄国史,笔力直抵普京时代。”(德国媒体) - “她实际上是开创了一种独特的文学体裁:政治音律的长篇忏悔录,小人物在其中亲身讲述自己的命运,从小历史中构建出大历史。”(吕宁思,《二手时间》《战争中没有女性》译者,凤凰卫视咨询台执行总编辑) - 阿列克谢耶维奇把世界看作是“个人的声音和日常细节的拼贴”。她的书不是事件的地图,而是参与其中的人的性格和情感的地图。她意识到,人们很少从女性的角度讲述战争,让她感兴趣的不是英雄主义故事,而是“渺小的伟人”。女人们向她倾诉她们的回忆,不仅仅是叙述,而是重新想象。(《卫报》) - “她的复调写作,成为我们时代里苦难与勇气的一座纪念碑。”(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
“我想,随着时间的流逝,对历史问题要从另一个高度看,不只是讲述,而是理解人和人的行为的成因……重要的是,展示这样的素材,不是为了收集恐怖故事,而是为了反思。”(阿列克谢耶维奇)
作者简介斯韦特兰娜·亚历山德罗夫娜·阿列克谢耶维奇(СвeтланаАляксандраўнаAлeксиeвич)白俄罗斯作家,1948年生于乌克兰,后举家迁往白俄罗斯,毕业于明斯克大学新闻系。白俄罗斯记者、散文家。2015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她是当代世界文坛极富影响力的俄语写作女作家。她用与当事人访谈的方式写作纪实文学,记录了第二次世界大战、阿富汗战争、切尔诺贝利事故、苏联解体等重大事件。其作品首次集结为《阿列克谢耶维奇文集》:《战争中没有女性》《锌皮娃娃兵》《最后的见证者:101位在战争中失去童年的孩子》《切尔诺贝利的祭祷》及《二手时间》。————————————————————————译者简介高莽1926年生于哈尔滨,长期从事俄苏文学研究、翻译工作,并集诗、书、画于一身。译有普希金、莱蒙托夫、屠格涅夫、布宁、马雅可夫斯基、帕斯...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读者评价
本书作者是位女性,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白俄罗斯人,阿列克谢耶维奇。本书写的是前苏联那场入侵阿富汗的战争,历时十年,葬送了数万年轻人的生命,因为战死的士兵通常用锌皮棺材运送回到家乡,这也是书名锌皮的来源。...
苦难容易引发人的同情,比如我看国师的电影《一个都不能少》,看到小孩子受苦,流了好几次眼泪,其他受苦的特别是小孩子受苦的电影也是。这书感觉也引发了某些同情,加上其他因素让作者得到了诺贝尔奖,也引起了一些读者的意见,想着诺贝尔奖是真的没有更好的小说了吗?...
战斗总是盲目的,和顿河的哥萨克一样,士兵很难明白他们到底在为了什么战斗,驱动他们的可能是愤怒,恐惧,绝望,仇恨,上位者通过哄骗将它的人民带到死地,替它们开动巨大的战争机器,剿灭敌人也杀死自己。前往战场的动机各不相同,有的是自愿前往,为了“伟大的梦想”,有的是被利益诱惑,还有的干脆是被欺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