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这句古老的谚语告诉我们,语言的力量是深远而强大的。我们在和家人、朋友交流时,往往会谨慎选择言辞,用温和的语气与他们对话。然而,当涉及到我们深深爱着却总是爱不够的孩子时,我们往往会不经意地用冷漠和伤害的话语对待他们。之后,我们又会陷入内疚和自责,深感自己对待孩子的方式不应该如此。
而这本《妈妈的说话练习》的作者尹智映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指导,她既是一位养育了两个孩子的母亲,又是一位拥有17年教学经验的小学老师。她以她自己对孩子说过的话为基础,记录下了39种养育孩子的情境,并带领家长们对他们对待孩子的说话方式进行反思和改进。
这本书教会了我们如何在与孩子的沟通中不发脾气,如何通过言行传递爱意。相比于批评、指责、怒吼、威胁和恐吓,我们应该用肯定和认可的话语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用赞同和欣赏的话语打开他们的心扉,用慈爱的话语默默传递我们的关爱。
例如,对于上学迟到的孩子,我们往往会不厌其烦地不停催促:“快点起床”、“快点洗漱”、“快点吃早餐”、“快点,要迟到了”。也许每个早晨,我们都要面对这样的催促,但孩子仍然会慢吞吞地吃饭,踱步着穿衣,完全不理解家长内心的焦虑。对此,作者给出了一个建议:对于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我们应该用确定的“时间范围”来取代无尽的 “快点”。过多的“快点”催促会引起孩子的紧张和焦虑情绪,父母应该尽量少说或不说。当孩子听到具体的数字时,他们自然会意识到自己要加快行动的节奏。到了小学高年级和青少年时期,我们可以用约定好的“次数”来取代无限重复的指示。父母习惯性挂在嘴边的“快点”,对孩子来说可能是一种指责和压力,孩子潜意识中会对此产生消极的认知。与其单纯地让孩子按时到校,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开启美好的一天。
习惯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培养的。希望家长们通过阅读这本书后,能够付诸实践,改变说话的方式,避免伤害孩子的言辞,以平和的心态和语气表达爱与关心,而不是对孩子进行嘲讽和冷嘲热讽。
沟通是连接人与人之间的桥梁,尤其是在家庭中,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交流更加重要。原生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而温柔又坚定的话语则是塑造孩子健康心理的关键。希望每一位家长,无论是妈妈还是爸爸,都能学会说话,并用温柔而坚定的语言与孩子进行交流。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