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导孩子如何与人交往以及表达自我的书虽说很多,但其中不少作品常有着较强的说教意味。我们常常希望孩子能够少走弯路,于是我们将自己的经验教训编成故事,期待它们能成为孩子“最好”的教导,殊不知这样的教导对于孩子而言是没有任何实质意义的。
正如俄国19世纪中叶杰出的文艺学家、批评家别林斯基曾在指出当时俄国儿童文学界存在的劝谕性说教和宣传矫揉造作的道德箴言等问题时,十分犀利地说道:“它比烂萝卜还要便宜,是因为它既不需要用脑筋去思考,又不需要去做一个有才华的人。说教——无论什么时候都是现成的材料——只需要提笔着墨:这种事应当去做,那种事不应当去做,于是劝善篇就出笼了。”
相反,真正优秀的儿童作品,则需要孩子在阅读之后能“透过认识对象的外在表征,使之领悟到大千世界的内在本质精神,学会去辨别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而此次由中译出版社出品,日本文坛温情天后、直木奖得主森绘都创作的《明日之言》一书,正是符合这一标准的佳作。作者借由8篇关于“言语”的力作,通过一桩桩充满校园气息的小事,一个个蕴含哲思的童话,引发正面对同样问题的孩子自主思考,收获成长的力量。
当孩子进入学龄期后,学校便成为了他们社会化最重要的场所。在这里他们将与形形色色的人相遇,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首先,在应该成为一个怎样的人方面,作者给出了自己的两条建议:
其一,无需要求自己和任何人都成为朋友。
有些人“与生俱来的性格不合,不是谁好谁不好的问题”,因而与其强迫自己接纳对方,发现对方所谓的“优点”,倒不如坦然接受这种“难以形容的隔阂感”,坦然接受彼此永远不可能成为亲密朋友的事实,这既是在放过自己,也是在放过对方。
其二,没有必要强迫自己成为大人口中“活泼开朗”的孩子。
《风和雨》一篇中的瑠雨虽然不爱说话,但是学习成绩不错,值日扫除之类的事也能认真完成,面对事情她有自己的主见,同时也不会给别人添麻烦,因而没必要非要成为“活泼开朗”的存在。每个人与这个世界的方式不同,有的人喜欢通过“说”来表达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有的人则喜欢通过聆听来感受这个世界,因而重点不是选择哪种方式,而是拥有一颗发现世界美好的内心。
其次,在与好友和家人交往的过程中,作者则着重强调了沟通的重要性。
一方面,我们无需一味地迎合别人,而要勇敢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回家的路》一文中小律因为在“喜欢哪一个”的二选一游戏中无法做出决定而颓废不已,同时他也意识到,相比善于主动表达自己观点的周也,自己应该鼓起勇气把自己的想法好好地说出来——哪怕自己想要说的是两个都喜欢这样违背游戏规则的“荒诞答案”。
而小律之所以不敢开口,其根本原因是担心自己的说法会遭至朋友的嘲笑,但事实上真正的朋友往往会尊重对方的不同想法,平等地看待对方的意见,故事最后当小律鼓起勇气说出自己的想法后周也“默默点了点头”,恰恰说明了这一点。
特别是当自己受到别人的语言伤害时,更要学会告诉对方自己的感受,为彼此创造继续前进的契机。
“语言拥有束缚人心的力量”,有时候因为生气而无意说出的一句“恶语”,有可能会成为一直束缚我们前行的心结。在《给富田队长的邮件》一文中,美里母亲就曾因母亲的一句“这孩子怕是活不到二十岁吧”而自暴自弃,虚度了最美好和充实的青春时光;而美里则因为富田队长的一句“去死吧”,不仅开始彻底否定自己,同时也无视了富田队长此后所有友善的举动。
好在在母亲的劝解下,美里最终选择了通过电子邮件与富田队长进行沟通,不仅打开了自己的心结,也为两人重修旧好奠定了基础。事实上,借由写信互通情感是个非常好的办法,人们不仅能在书写的过程中更好地理清思绪,同时这种“非当面沟通”形式也能有效避免尴尬。
另一方面,在与人交往时要注意说话的分寸,即便对方是好友,也需要学会尊重他。
正如《回家的路》中周也的母亲所言,“所谓对话,首先要接到别人投过来的球,也就是接住别人讲的内容,然后再把球好好地投到对方手里,”而不是完全不顾对方感受地独自“不停地扔球”,只顾自己一通胡乱输出,全然不考虑他人的感受。
另外,我们还要学会向家人表示感谢和歉意。
有时候我们明明对家人心存谢意和歉意,却因为对方是自己的家人而羞于表达,使得很多原本温暖的话难以出口,一直默默藏在心底,直至“永远失去表达的对象”,才后悔不已。虽然有时候这些爱意与思念不说出口,身为家人的对方也能感知得到;但是很多时候,将其说出口却能让这份感情借由语言的力量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展现出更大的力量。
除了以上给孩子的交往和沟通建议外,书中也有一部分内容与其说是给孩子的建议,倒不如说是想给予那些陪伴孩子共读此书的家长一些启示。譬如在《翅膀》一文中便有提到,幼年的孩子常常以自我为中心,所以他们喜欢将“想到的”通通说出来——
“啊,好困啊。睡来睡去,还是好困啊。好像再多睡一会儿啊,为什么每天早上都要起床啊!从现在到死去,还得起多少次啊!到几岁才能不用起床啊!活到一百岁的话,睡到中午才起也不会被说了吧……”
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与人交往经验的积累,孩子的这种“口无遮拦”会逐渐消失,“想到的”不一定会被说出来,甚至有时候会跟“说出的”南辕北辙,这既是孩子社会化的必然结果,也是成长注定要发生的改变,因而家长没有必要对幼儿“口无遮拦”过多的制止,只需顺其自然就好。
另外,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顺其自然地生活,或许并非坏事。面对缺乏社会阅历的孩子,成年人总会发出各种各样的警告——“倘若你不如何如何,就会遭遇什么什么可怕的结果”。然而事实真就如此吗《小松鼠物语》作为一篇“反说教童话”,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按照惯常的套路,需要准备过冬食物的小松鼠因为痴心于绘画而无视周围小动物的劝告,本该落得如寒号鸟一般的下场,作者却为它安排了一个被人类女孩救助的剧情,使它不仅成功躲过了被冻死的噩运,还因为会画画的技能名声大噪,斩获了“黄金玛玛路”大奖。按照惯常的套路,在一通记者的围追堵截下,为了迎合人类开始对艺术手法侃侃而谈的小松鼠,本该像“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仲永般“泯然众人矣”,作者却在春天来临之际让它回到了那片曾无比热爱的森林与故土。
当睡眼惺忪的狐狸问它“小松鼠,你是不是长大了一点了”小松鼠微微一笑,挺起胸膛:“可能是吧。”
可以说,小松鼠的冬季之旅宛若一场有趣的冒险,再次回归森林的它不仅没有失去那份纯真的初心,同时还因为阅历的增加而有所成长。有时候顺其自然地生活并非什么坏事,就像被记者围攻的小松鼠,当它对侃侃而谈的自己感到羞愧时,自然会知难而退,真正可怕的是家长因为害怕孩子受挫而阻止他们去探索这个世界,而更可怕的是,当孩子知难而退之时,家长强行推着他们继续所谓的“成功之路”。
《明日之言》作为一本面向孩子创作的治愈读物,作者以受众熟悉的校园情景和童话故事为背景,将“说理”巧妙地融入角色的思考之中,不仅有效地避免了单纯说教所带来的逆反情绪和厌恶感,同时因为故事背景的存在,读者能结合实际情境更好地理解书中人物所面临的困境,从而与之产生情感上的联系,并在不知不觉中接纳作者所提出的观点和建议。
同时相较于老师和家长常常会说“不可以讨厌别人哦”“多看看别人的优点”之类的话,作者给出的建议也更加符合人们的实际心理,即作者并不要求读者简单地接纳对方,而是明确指出可以有并且应该有个性和情绪存在,而这不仅体现出了作者对读者的尊重,同时也展现出了成年人对孩子的尊重。
本书的另一大特点就是在不少篇目中,作者采用了多视角叙事的手法进行讲述。虽然是同一件事,但是每一个扮演的角色不同,因而所给予的思考不同,面对的问题也不同。作者没有简单地你对我错,而是从不同的视角出发,让每个角色都以自身出发寻找问题解决之道,从而让每个角色都得到“成长”。
最后,作者的书中充分展现了语言的疗愈功能。《风和雨》中爷爷达次郎虽然不善音律,也不懂歌词什么意思,但是一唱起这些歌便能想起去世的妻子,此时“现实与想象的界限会消失不见”,成为他“最接近妻子的时刻”。而《明日之言》中的长沼裕,因为从城市转学来到农村学校极其不适应,然而在同学们关心话语的陪伴下,他渐渐地对自己在这里的生活有了新的期待。
因而,《明日之言》不仅是一本展现“语言魔力”的作品,同时也是一本疗愈心灵的佳作。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