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42岁的年纪,第一次读《包法利夫人》,我深深地感受到这本书更像是一本警示录,而非只是一本小说。
通常情况下,一本小说所展示的世界和多个角色中,我们往往会看到好人和坏人的对立,甚至有时同一个角色既有好的一面,又有坏的一面。《包法利夫人》的描写特别纯粹直白,仿佛作者担心,若不这样直接地呈现给读者,警示的目的就会被忽视。几乎所有主要角色都能一目了然地展现他们的可恶和可悲之处。比如,艾玛的第一个情夫在出场时就被点明是一个感情骗子,后续的每个场景都加上了作者的讽刺旁白。艾玛的第二个情夫则是一个受到社会地位平庸带来的各种副作用的年轻人,软弱、虚荣,一旦没能得到一个美妇人的好感,立刻产生了对她的爱慕之情。他的形象其实十分立体,可以展开一番探讨。而艾玛的丈夫则是个愚笨的老实人,缺乏洞察力到令人发指的程度;他的盲目正是促使艾玛走向疯狂的第一把推手。最后,布店老板兼放贷人勒合简直就像一条毒蛇,连税务员都对他敬而远之。
我说这本书是一本警示录的第二个原因,是因为我发现读到结尾时几乎没有一处让人感动的时刻。艾玛的空虚和愚蠢在很早之前就被写得明明白白,然后就以飞快的速度发展到疯狂,再到毁灭。我在读到小说后半部分时,甚至有一度觉得无法继续读下去。这并不是因为书写得不好,相反地,恰恰是因为这种毁灭的过程如此真实,我只有那个被截肢治疗的跛子引起了一些同情,而他在小说中的份量却很低,基本上只是一个工具人而已。
在中学时,我读过另一本有些类似的小说《嘉里妹妹》。而时隔二十多年,我仍然觉得嘉里妹妹多少是个无辜的角色;她不过是被时代和命运推着往前走罢了。而《包法利夫人》中的艾玛则被描写得像是典型的自讨苦吃。福楼拜的笔触相当刻薄。比如,通常描写出轨的女人时,总会说她因为孩子而感到愧疚和难以抉择;然而艾玛完全没有这种感觉,甚至在私奔时被男方提醒才想起“噢,我还有个女儿”。或者通常悲剧的女主人公会有天真无邪的一面,就像德伯家的苔丝,正是因为她过于天真才导致了悲剧的结局;而艾玛自从少女修道院时代就充满虚荣,充满幻想,以至于修女们都透过她看到她瞧不起周围一切的本质。从开始到结尾,作者舍不得为艾玛增添任何可能有美好之处的片段,他只是时不时地强调艾玛的美貌。作者甚至花了相当多的笔墨去描绘乡村生活的美好,如村子的宁静之美、婚礼的温馨等,以及艾玛家的小花园中那些上等樱桃树的美好。而艾玛对这些美好事物都视若无睹,更凸显了她的盲目和愚蠢。
我在电影的弹幕和评论中看到,有很多人同情艾玛,认为艾玛很可怜,始终只是向往爱情而已。电影可能更容易让观众产生这种感受;而小说则完全不会。福楼拜没有对这两段婚外情进行任何美化;在婚外情产生之前,艾玛就已经准备好为了梦想中的高贵男人出轨并牺牲自己。艾玛向往的不是爱情,而是奢华而高贵的生活,她理应拥有一个高贵英俊的男人对她痴迷至死。福楼拜写的可不是一部韩国恋爱剧的剧本,剧本里肯定得先展示真爱是如何如何美好的。
那么,艾玛活该吗?难道嫁给了平庸的男人,就应该忍受平庸的生活吗?这个问题确实有些无解。毕竟,在那个时代,女人无法将疯狂和热情转移到工作、赚钱或是自我实现上。我只能说,毁灭常常是小说的主题,而福楼拜也清楚地说明了艾玛毁灭的几个主要原因。首先,艾玛本身社会地位低下,无法达到她向往的上流社会生活。其次,艾玛并不是非常聪明,热情多于计划(所以多读书啊,而且要读对的书)。第三,艾玛一开始就没有对孩子产生特别强烈的感情(当然,这也是人设的一部分),孩子对她来说完全不是一个能稳住她的因素。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艾玛太漂亮,而且她自己也清楚这点。在那个时代,如果一个女人没有地位、金钱和头脑,仅有美貌的话,往往会面临无法抵挡的诱惑和灾难。
如果我在很年轻的时候读这本书,可能不一定能完全理解,但一定能感受到其中的警示作用,毕竟结尾太过震撼人心。如今读这本书,我的眼光也许已经太为挑剔,书中的每一处铺垫都显得特别赤裸裸。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