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洛林时代的文法教育——经院哲学时代学术组织的建立,逻辑与修辞训练——巴黎大学的创立与人文主义教育——拉伯雷/伊拉斯谟/蒙田对于知识的不同定位,知识在审美层面遇到的困境
在加洛林时代,文法教育成为了建立知识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时期,通过学习拉丁文、修辞和逻辑,人们追求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应用。经院哲学时代的学术组织的建立为知识的传授和研究提供了重要平台,推动了教育体系的进一步发展。
巴黎大学的创立和人文主义教育的兴起进一步促进了知识的发展。拉伯雷、伊拉斯谟和蒙田等人对知识的定位存在差异,但他们都认为知识是一种重要的贵族象征。然而,知识在审美层面也遭遇到困境。随着知识的普及和学习的普遍化,它的独特性和特殊性受到了挑战,使得知识的审美价值受到了质疑。
耶稣会的出现使教育更加纪律性和竞争性。耶稣会注重知识作为技艺的培养,将其作为辅助日常信仰的手段。这使得知识与实际生活更加密切相关。此时,知识不仅仅是一种贵族象征,更加强调其实用性和功能性。
法国心态史的兴起标志着民族精神的崛起。人们开始关注本国的历史和语言,并对两位知识(理论和实践知识)的相对衰落感到担忧。通过对事物一般规律的频繁考察,人们开始唤起了国族上的共同体意识,并且融入了世界主义的思想。
实证主义的兴起标志着研究重心的转变。人们从对人和人类心智的研究转向对世界的研究,从宗教关切转为世俗关切。夸美纽斯强调知识的实用性,与公共教育的兴起相辅相成。在这一时期,抽象和现实世界之间的对立趋于尖锐。
法国大革命时期,国民教育从制度层面重新组织,中央学校的建立使科目专门化和体系化成为可能。班级的创立和"头脑分隔"的必要性也得到了认可。然而,教育权的争夺成为政治势力之间的焦点。这一时期体现了两种世界的调和,既注重实用性和社会需求,又传承和发展传统知识。
中等教育的特点是充分培养心智和能力,而非追求专门化和职业化。重点在于培养正确的对现实的观念。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这种观念是多样的,没有一个一劳永逸的、普世的标准。中等教育应该根据时代的需求和社会的变化保持灵活性和适应性。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