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故事展示了两兄弟在艰难的境遇中奋斗的故事。他们遭受了父亲早逝的痛苦,不得不放弃学业自谋生路。为了生活,弟弟成为了超市老板的上门女婿,他每天忍受着屈辱和被人轻视的待遇,心中的理想逐渐破灭。哥哥则不得志,工作上受挫后退回家里,过着无所事事的生活。最终,他找到了一个愿意嫁给他的姑娘,但却发现她患有精神病,亲手杀死了自己的孩子。这一系列的不幸让他们一步步陷入深渊。
姚鄂梅在这个故事中着重描绘了底层人民的生活,主人公们在泥泞的土地上挣扎,但每当他们试图挣脱,却会遭到更加猛烈的打击和摧残。弟弟学习成绩很好,却因为父亲患病而被迫辍学。他找到了工作,却将挣来的钱全部补贴给家人。他通过提前领取工资建了房子,但却被哥哥和嫂子占了为己有。哥哥因为学习不好和色盲,无法找到好的职业,去城市打工时还冤枉为流氓,最终落得无所事事的下场。然而,当有姑娘愿意嫁给他时,他看到了希望。他宽容了姑娘的坏脾气,甚至为了满足她,霸占了弟弟的房子。他对姑娘的忍让最终导致了他陷入斯德哥尔摩症候群。随着相处时间的增加,他慢慢发现了姑娘更黑暗的秘密,她曾经有过一个初恋,但被抛弃后,因为无法承受伤害而亲手杀死了自己的孩子。她患上了精神病,看到孩子就忍不住要伤害甚至杀害他们。然而,为了维护自己的面子也能娶上姑娘,哥哥选择了无限妥协。为了保护姑娘,他被受害者家属打伤,带着姑娘回到农村孤独地生活。姑娘在他的歌声下暂时平静了下来。但在孩子出生那天,更大的悲剧发生了,姑娘再次杀死了自己的孩子。哥哥带着姑娘消失了。
然而,哥哥并没有放弃姑娘,他带着她去找了她的前男友。前男友答应资助他们看病,却真正的目的是借姑娘的身体进行毒品贩运。最终,哥哥因为贩毒被捕,但他也终于学会了唱歌。
故事中的每个角色几乎都受到冤屈,感情都备受煎熬。为了家庭付出一切,却只得到伤心的妈妈;失去爱人和孩子后把自己迷失在麻醉之中的姑娘;以追求梦想为名而最终成为毒贩的前男友,也过着痛苦的生活。
姚鄂梅的语言没有过多的修饰,相对来说较为直接,但她以极强的推动力推进情节的发展。读者随着情节的推进逐渐进入故事中,然后被情节所牵引,越来越快地进入故事的世界,几乎屏住呼吸。与此同时,姚的作品也充满了丰富的情感,情节的推进是情感表达的载体,引发了更深入的同情和思考。
作者用生动的笔触展示了底层现实的残酷和冷酷。读完故事后,读者内心充满了对人生的悲悯和敬畏,同时也对自己现有的幸福感有了更深的触动。毕竟,幸福可能离深渊只有一步之遥。
值得一提的是,故事是以弟弟的视角讲述的,是本书四个故事中唯一采用男性视角的故事。有趣的是,弟弟的身份是赘婿,他失去了经济权力、家庭权力甚至行动自由,他的处境更像是一个受压迫的“女性”。
这种非常规的叙事视角在增加读者新鲜感的同时,也增加了故事的信息容量,并且融入了对赘婿境遇和女性地位的哲学思考。正如波伏娃所说:“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成为的。”作者通过赘婿的视角巧妙地指出,女性之所以自古以来一直处于弱势地位,是因为男性通过经济地位对女性进行剥削和压迫。这种独特的写作技巧让我深受启发和借鉴。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