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我读到了周国平散文集《守望的距离》中提到的名字——“麦田里的守望者”。这个名字实在是太有名了,被许多人以不同的方式提及。有些人轻启朱唇,以品味高雅的方式来谈论它,可是并不是所有人都真正理解它,或者只是曾经喝过一杯咖啡而已。此刻,我意识到自己的话语可能显得刻薄,仿佛嘲弄一般。尽管我只花了一个上午的时间接触它,但我不禁开始用“它”这个称呼来形容它。尽管在内心深处我已经说了无数次“它/妈/的”,但我一直在努力避免使用这些不恭敬的字眼。因为他们不断地提及它,我了解了它的名字。因为周国平的提及,我记住了它,并期待在某个恰当的时刻去深入了解它。对我而言,机缘是非常重要的,就像对待“它”一样。虽然它表面上看起来玩世不恭,满口脏话,但其实内心渴望真情。或许这个比喻并不是十分贴切,但我并不在乎。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1951年诞生于美国的作品,它的创作者是J.D.塞林格,而“婊/子养”的美国社会则是它的母亲。它有着一个迷人的道貌岸然的伪君子似的好名字,让我这个以貌取人的人感到受打击。我一直以为它是高贵的、哲学的、充满智慧的,但实际上它又粗俗又混乱、甚至有些变态,完全与它的名字相反。
《麦田里的守望者》以第一人称的角度讲述了主人公霍尔顿的故事。他因被学校开除而四处漂泊于纽约城。整本书使用了大量俚语和口语,而且使用了200多个“他/妈/的”,几十个“杂/种”、“混/账”和“婊/子/养的”,以及大量的涉及性的内容。这些内容使得那些正人君子们无法容忍,甚至曾经一度禁止它的传播。然而,它一直是青少年的宠儿,他们视之为知己,并且争相模仿。这种反差非常明显,成年人不喜欢的东西,却被青少年热情地欢迎。对此,我们应该深入地反思其中的原因。
《麦田里的守望者》可以说是美国“垮掉的一代”的真实写照。他们厌恶虚伪,却经常说谎;他们感到孤独,却充满善良和脆弱;他们彷徨、轻浮、假装成熟;他们颓废、苦闷、意志消沉。他们反抗,却最终妥协;他们想要逃脱,结果却坠入崩溃。可悲的是,没有人试图去了解这群迷茫无助的年轻人,没有人看到他们内心渴望真情与真实经历的一面,哪怕是他们最亲近的人。
“守望者”在这里指的是棒球术语——捕手。书中的主人公霍尔顿就是一个消极空虚、没有生活目标的十六岁少年。他暗自告诉他的妹妹,他心中的理想是,在一片麦田中,有许许多多的孩子在玩耍,附近没有一个大人,只有他自己。他站在悬崖边上,当有孩子不自觉地跑到悬崖边,没有意识到危险时,他就会将他们捉住,带回安全的地方。是的,霍尔顿坚定地点点头:“我整天都在做这样的事情,我只想成为麦田里的守望者。”如果不能自救,那就去救赎别人。是的,我不再希望“我”继续存在下去。《麦田里的守望者》是一本让我这个年纪的人读起来颇为沮丧的书,同时,我也差点在满篇粗口中,一洒同情之泪。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