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跟我有着两个特殊的经历,必须在最开始就提起来。第一个故事是在男神楚楚的读书分享直播里,他表示“要看完所有李娟的书”。当时我正在省图找一本治疗失眠的书籍,于是我听从了他的建议,在三楼找到了李娟的作品。后来我发现,我只读完了这本书《冬牧场》,而那本有关治失眠的书我只读了一半。
第二个故事是关于读完书后的感受。在读完末尾的部分后,我才发现这本书描述的沙漠戈壁是我去年待了两个月的地方——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李娟讲述了她跟随牧民在寒冬中进入荒野,体验传统游牧生活的经历,而我则是随着科学家在酷暑中进入荒野,参观现代科学研究成果。
读书和旅行就这么奇妙地相遇了。幸运的是,我走得多读得也少,但仍能读到这本书。
整本书都在描绘着刺骨的冬季。这是沙漠戈壁的命运,是所有生物已经接受的规则。鸟类远走高飞,虫蛹陷入沉眠。在这个严寒的季节里,每个生物都要穿上厚实的皮毛和脂肪存活。就连我也得注重保暖,身上穿了重重衣物。虽然非常冷,但这样的寒冷是理所应当的,是受得了的。
然而,通读全书后,我印象最深刻的不是寒冷,而是人心的温暖。加玛爱美,居麻机灵,嫂子沉默,胡尔马希孤独,扎达热情。残酷的荒野将人类的伪装一层层剥离,剩下的只有顽强的求生和真实的“劫后余生”。即使住所很简单,每天也要打扫干净。即使离开冬牧场,也要穿得体面。就算只是一块钱的坏打火机,也要修理好。朴素的生活注定要有辛酸,但也有着荒野之外无法体验到的乐趣。
因为李娟的加入,两种不同文化之间的交集,总能给我们带来许多有趣的故事。在书中,兄妹俩有时也会产生争执,甚至会用汉语骂架。妹妹说:“笨蛋!”哥哥回骂:“王八蛋!”他们大声而欢快地说着,然后一起问我:“笨蛋”和“王八蛋”是什么意思。我按照不欺骗的原则,一本正经地解释了,但他们听了却失望了,不理解为什么坏掉的鸡蛋和乌龟孩子会成为骂人的词汇。他们再也不会这样骂人了。
每天看着来来往往的羊群,李娟仿佛看到了都市里来来往往的人群,二者有多么的相似啊。羊的个子太矮了,难免视野有限。当羊群整体移动时,中间的羊永远摸不清形势,只能盲从。只有在边缘走的羊才能看到周围的环境。尽管如此,边缘的羊还是想方设法往羊群的深处挤。大家都喜欢从众,好像世上最安全的事情就是让自己消失在“多数”之中。在这荒野里,每个人都是主人,为他人提供食物和温暖的住处。同时,他们也无法避免做客的处境。这种宾主之间的平等关系,让荒原上的人际交往变得真实、单纯且坚实。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