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长大》,我仿佛又看到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的自己。我们盼望着一天天的长大,回忆里都是甜蜜的微笑。
当我们细数过去的日子,快乐、彷徨和成长的阵痛也交织在一起。
尽管《长大》的作者殷健灵写的是70年代末80年代的成长故事,但是无论是50年前还是现在的孩子们,在成长的过程中,遇上的问题依然会存在。
这不是父母伸手替孩子们阻挡一切困难的所在,而是成长的过程中必须经历的心理路程。
父母盼望着每个孩子“带着勇敢和自信,努力向阳生长”,但是身为父母依然会忽略了孩子成长逻辑。
在作者没有内卷的那个年代里,亲子关系,同学关系,师生关系和考试成绩决定着孩子们的喜怒哀乐。生活在21世纪20年代的孩子们,依然面临着这样的问题。
这不是时代的问题,是成长的必经之路。
小说中那个小姑娘健康阳光,也会纠结于同学关系的微妙中,我们通过作者细腻的描写,看到了孩子们的控诉,成长的逻辑里没有大人们认为的那样简单。
就像今天的家长困惑于孩子的不学习,啥也不用干啥也不用操心,为啥还是学不好习?
成长是一种经历,它并不仅仅存在于学习中,在孩子们的眼里,当人们忽视了那个有血有肉真实存在的孩子,很容易把他们抽象成一个学习工具。
在这本书中,我们看到了孩子的渴望,跨越时代的那种渴望:和谐的亲子关系,微妙的同伴,对未来热烈的向往,那才是成长的意义所在。
《长大》深入探讨了孩子成长的内在世界,揭示了成长的复杂性。它让我们重新审视那个小时候足以定义人生轨迹的阶段,以及家庭、社会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这本书不仅仅是一部儿童文学作品,更是对父母和教育者的思考和警醒。它提醒我们,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理解,不仅关注他们的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积极的心理素质。
通过这样的深度思考,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帮助他们在成长中更加健康、快乐地前行。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