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小朋友眼里,汉字是一门难学难记又难写的学科。然而,如果用无聊来形容它,或许更为贴切。在小朋友上学之前,他们对于这种瞬间催眠法感到厌恶。然而,当他们听到了一场关于汉字起源的少儿讲座,欣赏了一些漂亮的书法作品,尤其对武术产生兴趣之后,他们逐渐明白汉字每一笔的意义,就像碧空长剑划过的轨迹一样,既有柔韧性又有刚硬性,变化万千。随后,他们开始认真学习写字。恰好,我最近读到了一本书《我们的汉字》,作者任溶溶不仅是儿童文学作家和翻译家,而且还曾参与汉字改革。这本书是专为孩子们编写的,从作者温柔幽默的文字中,似乎能感受到作者热切地希望拉近汉字与孩子们之间距离的期望。
在书的第一和第二章中,作者从汉字在生活中的沟通功能和重要性出发,向小读者介绍了汉字的两大体系:表音和表意文字。在表音文字中,有一些每个字母代表一个音素,比如我们熟悉的拉丁字母(英、法、德、意等国家的文字)和阿拉伯文、缅甸文;而还有一些每个字母代表一个音节,例如日文。然而,日语的汉字虽然也是表音的,但与汉字不同的是,每个字并不对应一个音节。例如,汉字“私人”(我)在日语中读作“瓦塔库西”。文字的产生与绘画密切相关,世界上所有的文字都是由图画演变而来的。
书的第三章介绍了中国古代的许多图画,这些图画就是象形字的基础。尽管数量不多,但它们确实为后来的汉字构建提供了基础。书中还提及了英语字母的起源,当时的具体图形只代表与图形无关的声音。想象一下英语的谜语,它们使用了眼睛、罐头、绳结、苍蝇等图形代表声音(eyecanknotfly)。书中还摘录了一套字母的书写来源演变图,A最初是“牛头”,而E最初是“举起双手叫喊的人”。
第四章讲述了“指事字”,它是在象形字基础上添加某种记号来表示事物和概念的方式。古人用这种方式创造了许多字,解决了许多沟通难题。例如,加上箭头,在“木”字的根部形成“本”,表示树根;在“刀”字上加上箭头,指示刀刃的位置,形成现在的“刃”。
第五章介绍了“会意字”,即两个象形字组合在一起表示一个概念或一种事物。一看就能理解其中的意义。例如,日+一=旦,人+木=休,鸣、咩、吠、家、忐、忑等字都是通过会意方式创造的,这对于人们的理解非常方便。作者在书中经常用方言举例,广东话方言中有一个字是“冇”,表示“没有”,非常巧妙。
第六章非常有趣,讲述了“白字”。当一个一年级学生想要表达复杂的东西却不会写时,就可以使用“白字”。实际上,古人早就使用过这种方法。这种方式不是创造新字,而是借用其他字来替代。作者说,在生活中,我们看到的很多“白字”都是为了方便而借用的。这使我回忆起小时候老师鼓励我们去街上找错别字的事情,当时我还傻傻地觉得那些大人很没文化。书中还列举了许多例子,例如“自”这个字,最初的甲骨文写作鼻子。后来这个字被借用真正表示“鼻”的字则采用了更复杂的写法。人们常说:“篆书如圈,隶书如蚕,楷书如站,行书如走,草书如跑”。
第八章中,作者向小读者介绍了字体的变迁,讲述了汉字字体的演化史,这也是中华文明传承和演变的历史。
最后,在第十章中,作者向小读者普及了汉语拼音的起源。原来,我们采用的注音方式是直音或反切。而汉语拼音是为了简化注音而创造的,它使用拉丁文字作为拼音,这是西方传教士为了方便传教而发明的一个拼音方案。
总的来说,这本书是专为孩子们编写的汉字书。相比市面上其他单一目的的汉字书,我更喜欢它的多面性和润物细无声。中国人在学习汉字的过程中,是否选择更适合的方式呢?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