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互滋养的陪伴》这本书吸引我的地方在于作者伍罡关于养育观念的深刻思考,尤其是“不养儿不知父母乐”和“先成长,在养育”的观点,以及作者对当我真正打开这本书,看到他给自己女儿18岁生日的那封信时,我被深深地感动了。这封信充满了温暖和细腻,表达出了作者对女儿深深的爱意。
作为一位从事养育专家已有20多年经验的人,伍罡拥有丰富的心理学理论和家庭咨询经验,我很好奇在这样一位父亲的眼中,养育孩子是什么样的过程。通过阅读,我慢慢被他的养育智慧所吸引。同时,阅读过程中我的一些育儿焦虑得到了安抚,疑问也得到了解答。
我们常常抱怨养孩子太累,为什么明明已经尝试了很多办法,孩子还是不满意。我们想象自己小时候父母是多么轻松省心,但为什么自己变成父母后却感到如此艰难?然而,伍罡告诉我们,我们之所以感到累,可能是因为我们用力错了。很多时候,并不是孩子变得难带了,而是我们不了解孩子。他们只是想要一个苹果,可是我们给他们一车的梨子。我们费力地拉来一车梨子,孩子没有得到苹果,大哭大闹,而我们却看着这些梨子感到抓狂,不知道孩子到底想要什么。
而事实上,只要给一个苹果,一切都会变得更加美好。但是梨就是梨,再多也只能是无用功。因此,养育孩子的轻松之道在于真正了解孩子的需求。这需要我们放下自己的身份,怀着好奇心去学习和了解孩子的发展规律,试着用孩子的视角来看待问题。作为父母,我们不仅仅是一种身份,更需要成为培养孩子能力的能动者。
伍罡提到,父母的陪伴是孩子成长的源头和根本。最近看了一个视频,讲的是父母陪伴孩子在围栏里玩,但他们都在看手机。孩子爬过去,走到围栏边,跌跌撞撞地走到爸爸的身后。爸爸才反应过来,他们回看摄像头录像,才发现孩子的人生第一步。孩子迈出了人生第一步,很开心,但看到这里我陷入了沉思。
如果没有摄像头回放,他们可能会错过孩子人生第一步的时刻。不知从何时起,我们的陪伴已经从陪伴变成了陪着。我们牺牲了很多属于自己的时间,但实际上只是在物理上陪伴着孩子。真正的陪伴是在陪伴的过程中,时不时给予孩子回应,寻找机会发挥他们的天赋。只有在这样的陪伴中,孩子才能明白自己在我们这里被看到、被尊重,不管他们未来会有什么样的探索,我们都将是他们的安全港湾。这样,他们才能无所畏惧地去拼搏和探索。不同的人,在同样的雨天,会有完全不同的感受。积极的人会觉得天气凉爽,而缺乏安全感的人则会看到满地的泥泞。
伍罡指出,相对于知识的培养,对于学龄前的孩子来说,培养游戏能力更为紧迫。如果孩子上幼儿园了,你会急于让他认字吗?如果周围的孩子都开始背诵古诗,而你的孩子还不会,你会感到焦虑吗?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的,那么我真诚地邀请你来阅读《相互滋养的陪伴》。读完后,你会对这个问题有不同的认识。
伍罡从孩子行为发展和心理发展的角度告诉我们,对于学龄前的孩子来说,相比于知识的培养,培养游戏能力更为重要。在游戏中,孩子可以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释放攻击冲动和缓解焦虑。同时,游戏过程中,他们能更好地学习如何保护自己、解决问题以及与他人合作。这些能力才是真正对一生受用的。孩子天性爱玩,顺应他们的天性,在游戏中学习更多的能力。这样当他们真正开始学习课业时,才能保持对学习的热情。
最后,初为人父,我们都希望自己能做到最好。然而,提供一个松弛且稳定的环境才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了解孩子的生长规律,在适应孩子的节奏的同时与孩子一同成长,这才是我们一生的修行。最后,我借用书中的一句话,“看起来是我们在抚养孩子,其实是孩子在疗愈我们。”希望我们都能从养育孩子中获得足够的快乐。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