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米安》是一部展示中学生探索自我过程的小说,虽然不是每个人都经历过这样的彷徨,但其中的困惑点仍可为我们提供一些参考。小说中提炼了三个彷徨的时点,这些时点是人生中常见的困惑所在。首先是人生中第一次孤立无援。当我们走出家庭、第一次接触社会时,我们可能对这个世界感到不理解,因为家庭内外本身就是两个不同的世界。在家庭中,父母会保护和指引我们,替我们做出决定。然而,当我们面临着不再有牢固关系支撑的社会时,我们可能会感到无助,不知道该如何应对与理解他人。这种无助在我们成长过程中可能是最早的痛苦和无助来源。而大人往往忽视了孩子们的困境,他们已经无法再理解孩子们细微的彷徨。而孩子们则认为这些小事无法被逾越,于是可能会做出不明智、错误的行为。当主人公辛克莱第一次经历孤立无援时,他遇到了强大的德米安。然而,德米安的强大并不在于帮你惩罚不公,而是在我们开始质疑时,我们的叛逆之心就会出现。叛逆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一个阶段,我们从听从规矩到解放自己,开始对事物的真实性提出质疑,个性才开始显现。个性带来的第二个彷徨是与外部世界对抗,因为与他人对抗,自己显得格格不入,从而感到孤独。这种孤独使我们无法找到共情,非常容易厌恶自己,甚至厌恶世界和一切。通过经历叛逆,我们打破了过去的秩序,自身必然会变得混乱,这是正常的。然而只有经历质疑、对抗、疏离,再次融入世界,个性才是真正的个性。我们不再纠结于与他人的不同是谁有问题,而是将冲突转化为有价值的自我表达。第三个彷徨在于陷入绝对正确的死胡同中探索自我。在这个阶段,我们渐渐喜欢辩论,强调自己的观点。如果与他人存在重大分歧,我们会感到无人理解,甚至觉得自己不适合这个世界。然而,答案是服从自我,而不是自我服从答案。当我们陷入认为只有对方是错的极端偏执时,很容易变得极端。我们应该允许相对和绝对的存在,光明与黑暗同时并存,并且接受它们。在小时候,我们经常问人之初到底是善良还是恶劣,然而这个问题本身并不成立,因为两者都同时存在,只有同时存在才会有意义。一个纯善正义的形象必然要与一个大恶邪恶的形象相对立,否则善良必然是空洞的。只有接受恶的存在,我们才能自己判断行为,而不是盲目服从。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认识这个世界,而不只是看到表面。我们强调对与错的判断,但对的反面一定是错吗?有一天我们会意识到对的反面也许是另一种对,其本质在于看待事物的方式。德米安中有一句话:“命运”和“性情”实际上是同一个概念,只有建立了自己的自我,我们才能自主地朝着命运理想的方向前进。虽然这个过程中伴随着生命的偶然性和无常,但一个坚定的自我总是更容易成就更好的自我。我们探索自我、接纳自我,是为了对抗命运的偶然性。成长的过程必然是痛苦的。发现自我、探索自我是痛苦的,它需要一次又一次地接受又疏离。它需要不断试错,经历彷徨和无助。不论当前的困境有多么无法逾越,它最终都会被逾越,并且只有在回顾往昔时,我们会意识到每一次逾越都是自我确立的一部分。我们终其一生都在接受自己的过程中成长。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