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乎上我曾看到一个问题:“读过的书都忘了,读书还有什么用?”这个问题引起了我深思。一个高赞的回答中说到,尽管内容可能会被遗忘,但书籍中的意蕴和影响会留存下来。当时我想,如果我能理解并记住所有读过的书,尤其是能够更快地阅读和理解它们,那该有多好。罗振宇先生曾经说过:“要用互联网思维去读书。”这让我认识到阅读也需要有思维和方法。
英国著名诗人柯勒律治将阅读划分为四类:第一类是“海绵式”阅读,第二类是“沙漏式”阅读,第三类是“滤袋式”阅读,第四类是“沙里掏金式”阅读。当时我开始接触到了“海绵式阅读法”。
海绵式阅读法就像是海绵一样,轻而易举地吸收所读内容,并将不想要的糟粕知识排除出去。我之后找到了“樊登读书”签约讲书人李小墨的著作《海绵阅读法》,这本书解决了我在阅读中遇到的许多问题。它适合那些缺乏系统阅读方法、读得慢、忘得快、难以输出的学生和职场人,以及那些渴望快速成长、对自己的成长速度不满意、遇到成长瓶颈的人,帮助他们通过阅读来实现自我提升。
这本书在我的阅读过程中给了我很大的帮助,让我能够有目标地输出阅读内容并建立知识体系。
阅读的过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人们常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读是人生最佳的活法。无论是工作、学习、生活还是解决生活琐事,都离不开大量的阅读。对于初学者来说,往往会有这样的感受:读了很多,也忘了很多,有时候拿起一本书,过几天就忘了阅读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是因为他们没有建立好的阅读体系,也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事实上,大多数在阅读中取得成效的人和作者的读书阶段非常相似。
这些阶段包括散漫阅读阶段(只读感兴趣的内容,对于没兴趣的内容则不读)、大量乱读阶段、强制输出阶段、建立知识体系阶段、公众号写作和实现货币化阶段,以及形成系统方法论的阶段。一旦解决了这些阶段中的问题,读者就能真正地焕然一新,对任何书都有章法可循。
阅读中常常存在十大痛点。正如一句话所说:“一个人读完一本书没有收获,却急着去读下一本,就如同漏斗装米,装得越多,漏得越多。”你有多久没有认真阅读一本书了?在阅读时,你是否也遇到过一些问题?我以前也是读得很快但忘得很多,很难将短期记忆转化为长期记忆。老师们常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为此,我曾经写过很多读书笔记,但写过之后就忘记了,很少在脑子里记住,效率太低。我一边反省自己在阅读时的问题,一边寻找解决办法,发现李小墨在《海绵阅读法》中已经列举出了我们可能遇到的所有问题,并提供了解答。
这本书中列举的十大痛点包括:读得慢、忘得快、输出吃力、笔记低效、不会独立思考、读不进去、没有知识体系、无法学以致用、不知道如何变现、难以养成读书习惯等。比如,在做读书笔记时,作者通过三个层次的读书笔记帮助我们建立笔记结构,尽可能吸收书中的精华:局部碎片化、全局概览、结构化的笔记。可以通过色彩鲜明的思维导图对文章内容进行整理,以帮助记忆。此外,还可以通过写读书文章,将生活中的故事、案例和书中的内容和观点相结合,让读书与生活相互融合。
阅读还需要培养七个能力:高效做读书笔记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掌握阅读速度的能力、阅读不同书籍的能力、建立知识体系的能力、使读书有用的能力以及长期持续地阅读能力。阅读有一个重要的作用是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只有拥有自己的知识体系,才能将读过的书装进自己的大脑,并将其转化为可随时使用的知识。
要养成阅读的习惯和能力,需要时间和努力。然而,根据《海绵阅读法》中提供的方法,只要我们抓紧练习,一定能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培养长期持续稳定的阅读能力,使所读之书能够真正地得到应用。
我建议立即开始阅读,并思考并付诸实践。从现在开始培养你的阅读能力,让阅读成为你的黄金法宝!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