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余华《河边的错误》有感
初次拿到书籍,内心喜悦非常。
常赏东野圭吾之悬疑,得知喜爱作家余华也写起了悬疑,实属意外之喜。拿到书籍便贪婪赏之,两日阅毕,但过程中却总偶尔在心中泛起隐隐迷茫与无限猜测,恰逢十一假期,读后感便一拖再拖,回望也有近一周之久了。
说回书籍。
《河边的错误》这本书是由四个小故事组成的,我挑选这其中我最喜欢、也是这本书籍的同题故事——《河边的错误》这个故事来表达感想。故事的开头便是新颖的蒙太奇叙事手法,由多个碎片化的片段拼接而成。多个视角的审视指引出老婆婆的人头——凶杀案的伊始。
人头的出现让人们乱了阵脚,各色人物相继出现,命里性格各异,余华毫不吝啬地、尽其多地揭露出各角色的人性与现实生活的阴暗面。
如幺四婆婆在一个寂静的屋子内发出的痛苦呻吟和委屈的求饶。可怜吗?那声音仿佛要瞬间撕碎整个小县城,让人们纷纷上前劝阻求情。可怜吗?她却说这阵阵疼痛让她想到了丈夫的爱。爱在此时又是多么让人顿感讽刺与无奈。
又如大家都对于疯子的存在有所畏惧和忌惮,但从未有人曾做出任何行动,只是躲在人后暗自嘲讽,字里行间感受到人心中不由自主散发出的“怯”。故事最后认定是疯子所为,却由于疯子被鉴定为患有精神疾病只是关入精神病院不能得为杀人偿命付出代价,这是否也是从现实层面出发,体现了社会群众内心的委屈与不甘?余华将细腻的笔触落在疯子身上,借由一个精神病患者,体现了这密不透风的社会与黑暗。
如若,我是说假设,我认同了这个故事最后呈现的结果。三个人头皆是一个精神病人——疯子所为,那么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未曾相劝阻止,任由一张大网在深不可测的海中无限蔓延肆意扩张,愚昧和无知如空气般灌溉了每一个人的喉咙,是否这小县城中的每一个人都成为了造成如此结果的共犯,全都脱不了干系?
故事进展过程之中,证人的陆续出现顺理成章地推动了剧情的发展。跌跌撞撞摔倒的小女孩担心自己惹上怀疑所以谎称自己从未来过。生活中如此人物不胜枚举,无法纠错、无法追责。本能保护自己没错,努力寻找希望也没错,是谁错了?
天真的孩子阐述自己全部所见真相但却因声小力薄,奋力呼喊却无人相信。是否也让捧起这本书的读者们看到了现实中某个时刻的自己?努力坚持为自己心中的正义发光,满腔热血想要改变世界做勇敢的使者。但迎来的却是周围人的嘲讽与相劝,再次看来多少有些“不知好歹”了。所以尘埃落入大海,声音涌入潮流,落地无声虽曾经璀璨。后来他也成为了这茫茫大海中的一员,一笑包含了许多无奈与感伤。
许亮的朋友到来时发现许亮自杀便马上将他送往医院,当警察前来调查之时轻飘飘留下了一句:自杀有什么大惊小怪的?仿佛自杀是从高处借着微风扔下一条手绢一般简单。生活中满嘴仁义道德,但见有人跳楼便在下面催促输出语言攻击的人们,将语言化成了一把利剑,化身成了无情的吃人机器,想来好似也与此举无异。
马哲经手三起案件,目睹三个人头,最终扛受不住自己内心的正义举枪杀人,将疯子永远留在了洒满阳光的微笑里。看似大快人心,实则却揭露了法律的“缝隙”与普通人的无奈。那天同样洒满阳光,马哲如实相告,却终被一次次的“审问”所折服,诊断成为精神病人。故事从头叙述到尾,疯子因精神疾病“逃脱制裁”,马哲因无法制裁而举枪了断,却在最后也是因精神疾病被保全性命一条。如此结局又是多么可笑。
马哲迷茫了,思想也模糊了。一如他一直以来坚持奉行的信念与理想,一并消贻殆尽了。
这场正义,还在吗?
读书,仿佛也在读生活、读现实、读苦楚。
当然,故事读罢,对于书中的部分内容我还是存疑的。
1.此次案件的凶手真的是疯子吗?幺婆在时,像亲儿子一样对待疯子,打不还手骂不还口,除此以外还照顾无人愿意搭理的疯子,给他亲情和温暖,疯子杀人的动机和目的是什么?倘若真如周围人所说,杀害幺婆是为了谋财害命,那每日与幺婆生活在一起的他难道不知幺婆的钱并非大家眼中的“贴身携带”,而是藏在房梁之上的麻绳之上吗?
2.斧子一个月之前就丢失了,凶手为什么要等到一个月之后动手?
3.许亮真的亲眼目睹了凶杀过程吗?他的自杀是因为内心的愧疚与自我的救赎吗?
诸如此类疑问太多,便不一一赘述,便也化作此书残缺的美好了吧。
说完了书,再来谈自我。
这个故事,亦或是这本书,都有太多小人物了。
小人物角色开场,取材于生活,处处细节真实得可怕。甚至我们再大胆一些,现实生活往往更加残酷与不忍,余华在创作之时还是手下留情了。
余华的书总是让人悲从中来,砸砸嘴,舌尖布满苦涩。仔细回味,仿若按着你的头将这生活的苦一并吞下,回过味来,早已不知不觉身于苦海之中了。每一个汉字都在仔细斟酌你的思想和斗志,并以此作为要挟,冲击你的神经。字缝之间,皆是吐出苦胆来的悲。
而我自己,好像也在内心认同了这种悲,接受了这种悲。是来自于生活,也是来自于人物刻画的理解。这悲多少有些认命的姿态了。
年少时读《孔乙己》,只觉得可笑;多年前读《活着》,也只是觉得人物悲惨。
那时愚钝,未曾深入探究。也许是当时年少,人生不知深浅,看过的山见过的海都太少了。所以有限的思维便都禁锢在我的“自以为”里。但后来我仿佛在某一刻懂了,书籍中人物的细节刻画写出的,皆是在不同的角落中、看不见的裂缝中,小人物的平常生活。
是生活中的琐碎苦难,是普通人日日行进中的悲哀。
所以我开始产生由衷的敬畏。我开始观察、揣摩,翻开生活和阅历,回顾自己一生中的细节。慢慢的,他们的书籍就好似用最朴实真实的语言,照亮了我生活的路。
自此我便开始与苦难对视,与生活交手,与悲伤过渡,与内心自勉。
于是这悲,便也生出了花来。
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我希望你们和我一样,成为一个怪物。”
讽刺与现实交织,无奈与自我纠缠。
我想,这也便是我的期望了吧。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