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从生写到死的书。”
不知道其他人是否也如此,我曾多次幻想过自己身患绝症命不久矣的状况,幻想自己的愤怒、无助、迷茫、放纵等。但一个身患绝症的人,一个亲身经历死亡的人,在临死之前究竟会想什么呢?他对于死亡、人生有没有不同的思考呢?带着这份疑惑,我翻开了这本书。
本书书名(WhenBreathBecomesAir)来自英国诗人的一首十四行诗:
译者的前言写的不错!文字流畅、情感真挚、富有哲思,我很喜欢。
让我们来看一下,剖析自己内心的勇气究竟是什么模样。
神经外科医生保罗看着眼前肺癌晚期的CT片子陷入了沉思,虽然他已经看过无数类似的片子,但这次有所不同:患者是他自己。这次,他既是医生,也是病人。
开始,和普通人一样,首先是怀疑。是不是脊柱炎?或者其他的病?在厄运前大家都心存侥幸心理,不愿面对最坏的结果。但是随着自己身体状况每况愈下,尤其是作为一名专业的医生,他对于疾病拥有更加敏锐的感知力。他不得不适应并面对糟糕的现实。
让我们先回到保罗的童年。他的父亲是一名小镇医生,工作繁忙,对待子女严苛又关爱。尤其是父母对教育的重视,让保罗从小便对阅读和文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本科在斯坦福学习的是英语文学和人体生物学的双学位,于他而言,学习的最大动力不是成就感,而是一种求知欲。他认为:“文学是精神生活的最高境界,而神经系统科学则是探索大脑最优雅的规律”。他想知道是什么让人类的生命充满意义!
那个暑假,他在猿猴研究中心助理和高山营地帮厨两份实习之间选择了后者,与研究生命的意义相比,他选择了去经历和体验生命的意义。
在斯坦福攻读英语文学硕士期间,他发现自己的关注点从文学转移到了科学上面,尤其是脑神经学。他在命运的感召下,选择了“弃文从医”,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文字的力量有时候会显得轻飘飘的,只有实践才会有最直接的体验和最真实的感触,而这才是他所追求的。
于是,保罗去了耶鲁医学院求学,并将医学生的心路历程详细记录了下来:每日高强度的学习压力,手术台上的冰冷和严格,第一次解刨尸体时的忐忑和恐惧,内心罪恶感的逐渐消失,直面死亡和痛苦时的感受、在鲜血和沮丧之间极富英雄主义色彩的责任感等等。他逐渐对于生与死有了更加直观和深刻的认识。
其中最刺激的就是在妇产科的实习,紧急的剖腹产总是突如其来,看着眼前主治医师有条不紊地操作,自己心中的震撼却难以言表。曾经书本上学到过的那些知识,和眼前的景象比起来既熟悉又陌生。在眼前的血肉模糊之间,他早已分不清书上的各种组织和器官,只剩下生理上的恐惧和精神上的呆板。
到了毕业的时候,崇高的理想和世俗的现实生活之间的取舍又摆在了他的面前。对于脑科学而言,这份职业不仅需要在生死之间拉扯,还需要思考人究竟怎样才算活着的问题。比如,你愿意用失去思考的能力来换取多活几年吗?像植物人那样。帕斯卡尔说,人是一颗会思考的芦苇。苏格拉底也说,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生命的意义,应该被简单的生与死来定义吗?怎样的人生,才值得一活呢?
保罗带着对完美的憧憬和不惧困难的勇气,来到了神经外科。很快,他就经手了第一例死亡病例。从凌晨开始累死累活的抢救,到下午病情稳定后舒一口气,再到突然病重的焦头烂额,最后平静收到患者死去的消息。这些经历又让他对生与死有了更深的理解。压力、沮丧、眼泪、焦虑、疲惫,压得人喘不过气,如同炼狱一般。但到了后面,便开始麻木,开始习以为常,甚至觉得对某些患者而言活着还不如死去。保罗开始反思自己的道德观,究竟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
与此同时,他也从恪尽职守的冷酷者向换位思考的人情味转变。并不只是为了逃避责任而完成任务式工作,而是更多站在患者的角度引导他们和家属一起度过这些艰难的时刻。医生除了看病外,更重要的其实是“看人”。
这也正是医生这一职业的神圣之处:
外科医生每天高强度的工作,早6晚10,永无休止!每一次的手术,既要速度,又要技巧,在高度集中的状态下完全感受不到时间的流逝!手术的要求也是极高,而且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每一个细微的差别都可能决定病人的一生!因此不得不慎之又慎。
在如此沉重的责任背后,也时长掺杂着愧疚和自我责备。有些优秀的医生会因为自己的失误而负罪不已,甚至怀疑自己的职业和人生,选择轻生的也不在少数。
但在这些压力、风险、强度之后,依然会有无数的斗士选择与死神反抗,即使死亡是我们唯一的归宿,他们也要拼尽全力为病人奋战到底。令人肃然起敬。
得知自己身患癌症之后,保罗的人生瞬间坠入谷底。他曾经的那些努力、积淀,都轰然崩塌。他离事业之巅近在咫尺,却一瞬间落入万丈深渊,自己曾精心期待过的未来再也不会到来了。
于是在他面前有一个必须面对的选择,他在仅剩的余生中想要做什么?或者说,对他而言最重要的是什么?其实,这并不只是癌症病人面对的选择,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这样的。因为得了癌症并不意味着确切的死亡日期,它只是宣告了“死亡即将降临”这一对任何人都适用的准则!我们每个人都将会死亡,这是一个确定的事实。而癌症只是一个信号,我甚至觉得它在某种角度看来是一种奖励!督促我们去正面自己的人生,去静下心来认真思考真正对我们重要的东西,而不是想着“余生还长,我还有大把的时间可以实现我的期待。”没有了对未来的美好期待,人们或许重新思考生命的意义,进而更加专注于自己当下的人生。
保罗不同于一般癌症病人的是,他可以用医生和病人的双重视角去看待死亡,既有病人的痛苦,又有医生的冷静。他必须去努力弄清楚是什么让他这辈子值得一活!不是那些功名利禄的梦幻泡影,而是真正能够让自己感到心安的答案。
保罗将目光投入文学的怀抱,尤其是和癌症、死亡等相关的名著,他都如饥似渴地阅读,并从中逐渐找到了前行的力量。他选择了回归手术室,重新拥抱这份在他心中无比神圣的工作。因为他还活着!直到死去的那一刻之前,他都还活着!活着就可以继续前行!
他重新回到了手术室,站上了自己最熟悉的那片舞台。即使费力许多,但所幸经验还在,力量也在慢慢恢复。他的生命似乎没有想象中那么糟糕,一切仿佛都在回归正轨。
他开始考虑生命的延续,要不要和妻子生个孩子?他们对彼此的爱毋庸置疑,而生儿育女将成为他们爱情最直接的见证。但同时也得考虑自己死后,露西和孩子的生活质量问题。最终,他们商量后下定决心完成生命的延续。随着病情开始恶化,身体脱水、组织坏死、全身剧痛、意识不清、骨瘦如柴。但女儿的出生又给了他新的希望。保罗从自己女儿的降临中感受到了快乐和平和,她给了保罗对未来的希冀。这就是保罗关于癌症给出的答案!生命存在和延续的力量,有时候超乎我们的想象。
有时候,面对即将到来的死亡,我们大部分人的第一反应都是“充分的享受生活”。就像《遗愿清单》《最爽的一天》这类爽文电影一样,去实现自己那些曾经被迫压抑的梦想,去环游世界,去大快朵颐,去放飞自我。但我们却常常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癌症不仅限制了你的寿命,还严重影响了你的精力!当你浑身乏力、精神萎靡不振的时候,那些所有的放纵都只会成为负担!可能这也是亲身经历过的人才会懂的细节吧。
我觉得癌症最痛苦的地方在于,你知道你快死了,但是你不知道具体是哪天!它用痛苦不断地提醒着你死亡将至,进而影响你的正常生活。但就是不告诉你具体死亡日期,如同临刑前的犯人一般惴惴不安,甚至有些人开始祈祷死亡的快速降临。人人都说要活在当下,但我们选择的活法其实是建立在对未来的期待之上的!
但死亡的阴霾笼罩在我的头顶,但我却不知道它何时降临。这实在不利于制定未来计划!也许,我们只能假设自己还能活很长时间,才不至于自暴自弃,浪费本就所剩不多的时间。
2015年3月9日保罗去世。
他写下此书,希望帮助人们理解死亡,并直面自己必死的命运。这份勇气值得敬佩,而更令我感动的是他的真诚。毫不避讳地坦然写下自己的脆弱和痛苦的一面,表达自己的无助并接受他人的帮助,这其实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毕竟,向他人展示自己的伤口需要莫大的勇气,在我看来,真正的勇敢坚强和代表脆弱的眼泪并不矛盾。
写作在生命的尽头,给了保罗想要的意义。他的文采,他的思考,他的责任,都通过这本书得以保留,每一个故事都洋溢着满满的生命力。在这些带给世界积极正能量的文字背后,让我们得以窥见这个平静柔韧又勇敢刚毅的灵魂。
这种故事结尾也是我所希望的。一本写给自己的人生之书。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