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人必须集群,但同时也不得不面临着一个困难的问题,即如何结对繁衍后代。
我们先看看自然界中两性动物的配对模式。一夫一妻、一夫多妻、一妻多夫以及乱配,每种模式都有各自的触发条件。
一夫一妻的动物主要以家庭为核心,最常见的群体是一对夫妻带着几个孩子,例如狐狸、狼等中小型肉食动物。在鸟类中,也有许多多对夫妻形成大群落的状况,如天鹅、企鹅、老鹰等。然而,这些家庭通常并不会配合做一些复杂的事情,仅仅是扎堆生活,既不会共同抵御外敌,也不会互相分享食物。扎堆可以让它们在面临天敌时提高自己的生。在面对寒冷天气时也可以维持体温。总体来看,坚持一夫一妻的动物在食物链中处于中游,两口子合作可以实现自给自足。
而一夫多妻的状况在动物界似乎更为普遍,因为我们所认知的好斗动物通常保持这种模式。公牛、公马、公猪、公鹿、公羊、公鸡、公象、公猴、公猩猩、公斗鱼、公狮子、公海豹等,在纪录片中我们几乎都能见到同类动物之间为争夺雌性而展开的打斗。想要走这种路线,雄性个体必须明显强壮于雌性个体,并且拥有适合相互战斗的武器。这种武器可能并不一定适合对抗天敌,例如牛羊的角,只适合与同性进行角力,对抗狮子则相对无用。由于这些雄性动物过于好斗,只有最强有力的个体能获得交配权,其他个体只能屈居其下,获取少量交配权或保持单身。许多雄性甚至会为了争夺交配权而丧命,整体种群中维持着一种雌多雄少的状态。
也有些动物保持了女王当家的模式。同理,它们也需要一个体型强壮的雌性存在。在昆虫中的蜜蜂、蚂蚁、白蚁等,女王明显大于其他成员。在哺乳动物中,鬣狗也是由女王带领群体,因为雌鬣狗明显比雄鬣狗强壮。这类模式还存在一些隐藏的剧情:某些雄性会在交配完成后丧命,一些伏击型食肉动物(如螳螂、蜘蛛)可能会被体型更大的雌性吃掉,而一些动物(如安康鱼)会主动把自己的肉体萎缩成一个性腺,或者在交配后器官损耗而死(如雄性蜜蜂)。这就带来了一个数学问题,根据概率,进行有性生殖的物种中,后代中的雌雄个体比例大致都是1:1,这是一种进化稳定策略,被称为费希尔原理。因此,女王占有多个雄性时,必然会有许多其他雌性一辈子单身。蜜蜂正是走这条路线,即便它们的雌雄比例不是1:1,雌性数量远多于雄性,但大部分雌性是工蜂,没有生育能力。而其他一些雌性动物在面对同性时则没有丝毫退让,例如非洲野犬的群体中,只有领头的女王有生育权,其他雌性如果违背规矩就会被驱逐出群体。
在鸟类中,超过90%的种类采用一夫一妻制的婚配模式,大约2%的种类过着一夫多妻制的父系群聚生活,而约占0.4%的种类则采用罕见的一妻多夫制。关于“一妻多夫”制的进化过程,来自瑞典哥德堡大学的动物生态学教授马尔特·安德森发表在《动物行为学》杂志上的新研究提供了一些解释。安德森认为,“一妻多夫”制有三个至关重要的步骤:首先,雄性要照顾蛋或卵;其次,雌性需要产下足够数量的蛋或卵以供多个雄性抚育;最后,雌性需要控制多个雄性之间的争斗。促使雄性单独照顾幼子的原因有多种。该研究认为,在食物匮乏时,雌鸟产蛋会变得困难,而如果雄鸟能够分工合作,承担孵化工作,无疑可以提高该物种的存活率。而在食物特别丰富的情况下,雌鸟能力得以提高,能够产下能被多个雄鸟照顾的蛋。例如,红脖子矶鹞在繁殖期会千方百计吸引雄性的注意,一旦成功,就会迅速产下四个蛋,然后交由丈夫孵化和喂养。在第二次交配后,由第二任丈夫继续孵化和照料第二窝幼鸟,如此循环进行,实现了“一妻多夫”制的第二步。雌性必须竭尽全力控制住数个雄性,例如生活在北美的涉禽鸟斑腹矶鹬为了争得一群雄性,会采取不择手段地攻击对手的眼睛或弄折对手的腿,而雄鸟则在一旁观看,等待胜者的出现。鉴于这种配对模式的繁育率相对较低,在生物界并不常见。
最后一种模式是乱配,许多雄性动物只进行交配,却不组建家庭,除了发情期,平时都保持单身。而其后代则完全由雌性照料。我们先不讨论这种雌雄不同居的情况,这种模式对于像人类这样的集群生物来说并不适合。在倭黑猩猩群体中,所有成员都会相互交配,也就是说,每个成年雄性都有机会当父亲,这些雄性并不知道哪个孩子才是自己的亲生子,因此他们会共同保护自己的妻儿。这种情况相对较能维护种群内部的和谐。由于不知道谁是生育能力最强的父亲,这类群体通常由一个最强大的女性为核心。这类动物通常善于合作,在食物链中也处于中游。
早期的人类可能是从乱配开始的,因此成为了母系社会(我们还没有发现古人类阶段雌性平均体能强于雄性的证据)。然而,随着工具的出现,人类的战斗力越来越强,雄性有实力拥有专属于自己的妻子,父系社会不可逆转地开始了。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