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书都教我们理解孩子、共情孩子、尊重孩子,让家长不断处于“我还没有做到,我如何才能够做到”的自我评价和被催促成长的状态中。
这本书却从另一个视角,坚定明确地告诉我们,不需要过多道歉和解释,而且你做这件事之前已经解释过了就无需再解释了,不是把得到孩子的绝对理解和首肯作为目标。过度关注情绪孩子会察觉到怎么样回答,会更合你意。所以他在为不良行为找理由时是可以找到说得过去不被责怪的理由。
父母是父母,朋友是朋友(有点意思)。父母试图成为朋友,会限制父母这个角色的职责。而让需要讲规则的时刻变得尴尬,反对的时刻变得立场模糊。而且独立本身就是从亲密的亲子关系中脱离。如果是密友,就很难。而且你跟孩子是朋友,你可以做到对他像朋友那样支持和理解,你的孩子可以同样对你吗且也侵占了他拥有同龄朋友的空间。大人关注孩子的心理问题原本出于好意,他们只是想降低心理问题对孩子的潜在影响,但这种做法通常会弄巧成拙。尤其是对那些其实并无心理问题的孩子而言,父母的这一做法会成为他们逃脱责任的借口。父母将草率地给孩子贴上有心理问题的标签,遗憾的是,这样不仅无法促使孩子做出正确的行为,而且会让他们认为自己是受害者。孩子本来可以通过完成作业提升自尊,现在反而有了不做作业的借口,并因此无法取得真正的成就。久而久之,本来没有心理问题的孩子可能就真的产生心理问题了。其实,很多来访者要比他们自己以为的强大很多。短期内,治疗对他们而言可能有作用,长远来看,治疗对改善他们的情绪和帮助他们适应环境而言并无大用。
有些父母认为自己很爱孩子,因此,他们可以随意对孩子发飙。这种暴风雨式的情绪对任何人来说都是噩梦,更不要说对涉世未深的孩子了。父母在冷静之后常常感到内疚,然后对孩子更好,他们往往陷入爱—牺牲—盛怒的恶性循环。有些父母会对盆景小孩实施具体的惩戒措施,比如取消孩子的某项活动,但他们对此感到内疚。这类父母会和孩子吵架或惩罚孩子,事后他们又会花很大力气向孩子保证,他们是爱孩子的。有些父母干脆认为训斥孩子等同于不爱孩子。我认为事实恰恰相反。如果你养育孩子的目的是让他们时刻喜欢你,那么你太自以为是了,这种养育终将毫无成效。现在的社会存在一种奇怪的现象,所有人都想令他人感觉良好,而不在乎自己是否做得好,这种想法是不合理的。优秀的管理者所做的重要决策不一定令所有员工满意。体贴的伴侣为了改变另一半的不良行为,有时也会说些狠话,如果在亲密关系或工作场合中,什么事都以某个人为中心,代价便是忽视其他人的需求。父母需要扮演很多角色,做个好人很重要,但是,偶尔对孩子严厉一些将更有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父母只有给予奖励,比如买冰淇淋等,孩子才会穿上鞋子。父母以为这么做了,孩子便会听从自己的话。实际上,如果你有机会问孩子,他们为什么愿意穿鞋,他们可能说,因为有冰淇淋吃呀,而不是因为真心想听父母的话。有时出于善意的养育方式会无意间助长孩子的焦虑情绪。一个典型的模式是,如果父母坚信孩子天生敏感,需要很多安慰才能面对生活(这种信念有可能是正确的),那么他们就会试图通过表扬孩子、安慰孩子并提供幕后帮助等方式来保证孩子的成功。其实父母的这种行为会无意间助长孩子的焦虑情绪:父母过分看重孩子的成功会让孩子有追求成功的压力,父母的帮助可能暗示孩子无法独立完成任务,而且父母的帮助会让孩子习惯不劳而获。即使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偶尔的不顺也会令孩子们不知所措。积极而不是放任,积极能解决很多可能的问题线,最核心的是让人拥有价值感和意义感,当人低迷的时候,这种感受将成为转念和安慰的基础,大部分时候我们没有患抑郁症需要小心治疗,很多时候我们只是有抑郁情绪,这时候就需要此前有过好的经历和感受。
你有没有有意或无意将孩子塑造成受害者,而你亏欠于他。孩子若表现得好,可能只得到父母的一丁点儿回应,当他们行为不当时,父母则会大吵大闹。比较科学的说法是,为了让孩子做出更多的积极行为,父母要在孩子表现好的时候给予热烈回应,令他们产生喜悦之感,而在他们做出不良行为时应反应平淡。表扬也不是一件必须一直进行下去的事,如果孩子已经能自觉完成一些事,你便没有必要表扬他们了,因为这时他们已经把行为内化了,行为变成了习惯,他们也不再需要你的鼓励。你可以把精力放在培养孩子的其他行为上,这样也有助于让他们变得更加成熟。表扬不是家长的义务和责任,是协助孩子成长的工具。避免预先表扬也是一种帮助孩子培养自信心的方法。父母不要预判即将发生的事,但是可以同孩子讨论他们可能面对的困难,也可以让孩子了解他们自己拥有应对困难的技能,帮助他们更快地适应不确定性。
面对孩子的成功时,不要比他们更激动。为什么要这么做?这是我在早期学习临床心理学时学到的一个经验:咨询师永远不要比来访者激动。如果咨询师比来访者兴奋,相当于在向来访者暗示,他们(来访者)并不是咨询工作的中心。尽量避免让孩子的困难成为亲子交流的重心。如果孩子经常因为一些琐事而使用非言语行为吸引你的关注,比如唉声叹气、皱眉、嘀咕、无病呻吟、摔门、叉腰、用鼻孔出气等,你要学会无视他们的表达,继续做你手头上的事,也不要问他们到底发生了什么或者问他们心情好不好。你要知道,他们就是想得到你的关注,为了引起你的注意,他们可能会闹出更大的动静,或者挤眉弄眼,更加虚张声势。你只需一直假装没看见,直到他们主动来找你并请求你的帮助。通过这种方式,你将让孩子学会,如果他们想改变处境,需要主动找你并请你帮忙。他们来找你的过程会促使他们思考自己面临的真实困扰是什么,你也可以帮助他们用更有建设性的方式向你求助,如果他们要求的是一件无关痛痒的小事,那么他们就得努力让它听起来合情合理。当他们学会用正确的方式表达需求,而不是通过抱怨、牢骚或愤怒表达时,你们将相处得更加愉快。
心理弹性是指个体从逆境中恢复心态的能力。虽然自信和父母的支持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孩子发展心理弹性,但个体的心理弹性主要是通过直面挑战和应对挑战培养起来的。
咨询师:哦,这真是太令人失望了,特别是你已经为此付出了这么多,难怪你会这么难过。
父母:这是我比较推荐父母做出的回应,原因有以下两点。第一,这个回应帮助孩子为自己所感受到的情绪命名。承认情绪感受对孩子来说大有裨益。第二,这种回应也向孩子展示了父母理解他们在付出这么多之后感受到的失望,同时让孩子明白,他们对这种情况失望是合理的。父母无须通过帮孩子消除这种失望情绪,将它转变为对他人的敌意,或者给予孩子其他补偿等方式分散孩子的注意力。父母也不必承担解决问题的责任,不必和孩子一起对问题复盘,那样只会强化孩子的失望情绪。针对同一个问题,孩子最多可以宣泄三次情绪,但是事不过三,接下来孩子需要思考怎么解决问题。“你这周已经在家里抱怨这几个朋友三次了,你是不是要想想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它才不会如此困扰你”----大人也是如此,我为此困扰了这么久这么多次反复出现,怎么就没有跳出来去去尝试解决呢其实大部分问题的解决办法是接受现实,或者调整自己的认知、行为以便于更好地适应现实,而不是一定要把问题解决掉。
采用陈述而非提问的表达方式(你要不要去洗澡),孩子get不到提问句包含的陈述意思,他们以为确实是在征求他们的意见,当他们说不要的时候,他在回答提问句,但在大人看来变成了一种挑衅。所以尽量清晰简单给予陈述指令。
我发现在紧张时故作镇定很有用,你可以在内心告诉自己“我可以做到”。如果孩子不听从你的指令并且你的声音已经暴露了自己的紧张、不安,你可以试试下面的方法。说一些能够提升自信心的话,比如,“我还是能掌控一切的,我能应付所有事情”或“这可能需要一点时间,但我的孩子一定要去洗澡”,或者“这只是暂时的,我能掌控,我爱我的孩子,我知道怎么做是最好的,我有这个能力”。你要记住,暂停冷静只是一个单纯地让孩子冷静下来的活动,你就在他们附近,他们是安全的,这不是一件复杂的事,孩子并不会因为你狠心这么做就不开心,他们不开心的真实原因是他们无法随心所欲,他们不开心也有可能是因为他们很难让自己冷静下来,随着不断地练习,他们会越来越容易让自己冷静下来。
我相信简单的耸耸肩是在向孩子传递这样的信息:“我很遗憾你遇到这些事情,但我相信你能处理好的。”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