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父母经》是美国的金·约翰·培恩和利萨·M·罗斯送给父母们的育儿经典。书中从简化环境、家庭的生活节奏、时间表和过滤成人的世界四个方面详细叙述了为什么要简化生活以及如何简化生活。对我最有启发的是关于过滤成人的世界的部分,特别重要的一点是少说一些。
为什么要少说一些呢?因为说的太多,孩子听到的就越少。书中提到:“我们通常把小孩泡在语言中,不断地评论他们做的每一件事。我们觉得这会让他们知道自己被关心和注意。”其实,我们讲得越多,注意到的就越少。当孩子画了一幅画,如果你说:“哇!真好看,你好棒!好聪明!”,那你可能看不到孩子用了多么丰富的颜色,画了多么丰富的元素;当孩子喊你一起看一棵草,如果你说:“这是XX草,是绿色,属于XX科”,那你可能看不到孩子是怎样观察这一株小草,你不会知道她看到了什么。
说得太多会把父母的焦虑传递给孩子。今天的父母比以前知道得更多,但也更容易紧张。当我们跟孩子说太多的时候,孩子更多的也是感受到了紧张和焦虑。因为“孩子在你的话语中主要听到的是情绪而不是内容。”当我们尊重他人、热爱我们的生活时代,用行动去展现而不是用语言去解释的时候,孩子会学到更多。说得太多会对孩子的参与产生过多干预。很大程度上,说得太多是出于我们对自己的自信和对孩子的不信任,我们相信我们有更丰富的经验,可以比孩子更好地应对世界,我们总是充满担心,对孩子有强烈的保护欲望,所以对他们的成长过程过多干预,对学习、生活、交友等各方面都进行监测着。可想而知,这样的亲子关系不会是我们满意的样子。
少说一些的方法之一是不让孩子参与大人的担忧与谈话。书中开篇就讲到一个案例:八岁的詹姆斯能对世界大事侃侃而谈,但是这个孩子与同龄人交流有困难,总是胃痛,对坐车有强烈的恐惧。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之一就是他的父母长期关注时事新闻,在吃饭和休息时谈论的都是时政,而孩子不自觉地吸收了,被这些信息严密包裹了,所以詹姆斯也成了一个焦虑的小孩。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时候也可能没有注意到这些。会觉得多跟孩子说说国家大事,可以让他成为知晓大事、关心世界的人;多跟孩子说说家庭琐事,孩子会更懂得家庭的艰辛。但是孩子往往还没有能力处理这么多信息,过多的资讯不会让他们“准备好”去面对复杂的世界,反而会让他们变得麻木。成人和孩子的世界需要有界限。
少说一些的另一个方法是在说之前问自己三个问题:是真的吗?是善良的吗?必须要说吗?这三个过滤问题具有简单的美,不仅可以用于育儿,而且在其他沟通方面也是利器。在讲话之前,先问问自己想讲的内容是否是真的。过滤语言,父母需要先做模范。如果我们要讲的话是真的,但如果讲了伤人,那就不要讲。问自己,接下来要说的话是否必须,之前是否已经说过很多遍,是否必须说。这个问题是指导父母说话的最佳助手,但是注意不能用在听孩子说话的方面。
孩子需要知道他们生活在一个美好的世界,有他们所爱的人保护着他们,有着值得憧憬的未来。所以,请退一步,少说一些,以身作则,让孩子更多地去发现和感受他们所处的时代。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