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信亦读人,做事先做人。
曾国藩对于清廷来说,可谓是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当太平天国的烽火插入清王朝的腹地,洪秀全天王称号时刻都在动摇着满清统治,若非有曾国藩的湘军步步为营,鹿死谁手或未可知。军事上的成就多是与太平天国和捻军的斗争中凸显出来的,也正因此,总是让人忘记曾国藩本是科举入仕、进士出身,文学家亦是他不可磨灭的印记之一。
从他给孩子的家书中,也能看出文学家之外,作为一名父亲,对孩子的谆谆教诲。《曾国藩给孩子的117封信》中既有曾国藩的原文,也有注释和译文。从教育角度而言,对父母是一本有着积极意义的作品,可以学会如何在不同的阶段指导教育孩子,如何了解关注夸奖肯定孩子,哪怕是不在身边,也时刻叮嘱孩子每日读书,持之以恒。
从文学角度而言,书中曾国藩书信的原文语意平实,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文人理想都涵盖其中,修辞用典将做人道理细细道来,亦是较高水平的文学作品。
写信,在现在看来,似乎是一件很遥远的事。遥远到邮局一年都收不到几封信,电子设备的快速发展,手机电脑替代了纸笔信件,微信语音更加快捷便利。但是写信时的字字斟酌,却逐渐消散在往日时光里了,更不必说父子间的信件往来了。或许,转账记录才更能体现当前大多数父子间交流的实际状况吧。
写信亦写人,那么,不妨且读之。既读曾国藩对孩子的教诲,也读信中那些做人做事的道理。当然,还有往日时光里那些远去记忆中的绿色邮筒、字字斟酌,以及那个曾经无比强大遮风挡雨却逐渐老去羸弱的人!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