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愤怒地看完了这本书。秋园的悲剧根源可以说就是那个孩子眼中的好爸爸——仁受。第四章已经揭示了仁受的本质:“仁受明知自己不行,种田的决心却不改当初。”这句话像是一句预言,贯穿了秋园的一生。
仁受嘴里仿佛没有一句实话,甚至与秋园的婚姻也是骗来的。这样一个人,因为从不打骂孩子,所以在家里的艰难时刻,在母亲和长兄支撑家庭的时候,他仍然是作者眼中的好父亲。尽管家人几乎要挨饿了,他仍然不许家人去乞讨;虽然家里没有米做饭,他还是将唯一的资产送出去;明明有更好的居住环境,却为了所谓的“大义”,让全家再次陷入困境,远离熟悉安全的花屋。
秋园一直觉得是自己拖了大儿子的后腿,耽误了儿子的前途。然而,如果仁受能挺起胸膛,儿子何须受长兄之助?可是这个懦弱可耻的人被完美地隐藏在幕后,让秋园承担了所有的懊悔。
当之骅提出要去读书时,秋园叹了口气,还未开口,仁受突然从灶屋里出来了。他手拿着菜刀,跪在之骅面前,把菜刀放在脖子上,说:“明年再不送你读书,你就用这把菜刀把爸爸杀了!”我多么希望他大胆地砍下去。然而,在他冲出屋的那一刻,我更明白,这个男人害怕死亡,所以才明目张胆地跑出来,家人一定会阻止他。真正想死的人是悄无声息地离开,不会像他这样。
然而,这钱他从未付出过一点努力,全是秋园辛苦工作得来的。可是在之骅上学的时候,秋园无影无踪,仁受也隐形了。这时如果还是在之骅反复强调仁受从不打骂孩子、从不发脾气,我可能会像秋园那样认命,觉得日子还是能过下去的。但等到秋园受辱,仁受一言不合要勒死秋园的时候,我是真恨不得他立刻去死。
仁受一副凶神恶煞的样子,悄无声息地走进灶屋,出来时手拿着菜刀和绳子,扔在秋园面前,吼道:“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绳子也好,菜刀也好,你去死吧!没死之前,我不想戴绿帽子!”那一瞬间,之骅对仁受感到陌生,心中涌起了恨意。秋园愣住了,退到墙边,靠着墙定定站着,嘴巴瘪了半天,终于挤出一句话:“你真恶!”无声地眼泪汩汩流下。
仁受一定思考了很久。秋园长得漂亮又有能力,他为什么要跟着自己这个病秧子呢?所以他一定认定秋园出轨了。以前找不到秋园的把柄,现在把柄送上门了,所以他毫不犹豫地要勒死秋园,要为自己正名。
这个男人是那么丑陋、那么自卑、那么可怕,他知道自己“无能为力”,用一个又一个孩子来捆住秋园。家里没有米做饭又如何,老婆孩子会去乞讨的,饿不死他,他能做什么?他能给这个贫困家庭再添一口人,养不活就算了,死了就死了吧,荒年人命不值钱。
在之骅之后,他反复提起那段日子,形容饥饿如活埋。但是仁受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在最困难的日子也有一碗鸡汤。他的人生是用掩耳盗铃来掩藏他人的活埋,完成了自己的一生。
没有仁受,甚至没有孩子拖累的秋园在湖北过得多快乐啊。她的痛苦源泉早几年去世多好啊。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