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图书馆看见这本书的时候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印象。不出名的作者和有泄底嫌疑的名字让我对他并没有提起太大的兴趣。由于当天没有找到想借的那本书,我就索性拿了旁边的这本书。没想到它出奇的有趣。
涉及有关青少年犯罪的题材对我特别感兴趣,例如校园霸凌和言语暴力我都有涉猎。故事背景发生在日本《少年法》重新修订前后,社会上分成了两个派别。一个是以“孩子具有可塑性”为旗号的“保护派”,另一个则是要求赎罪的“惩罚派”。而我们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妻子被青少年所杀,但由于《少年法》的庇护,他竟然对少年犯一无所知,不知道有没有赎罪,也不知道有没有改过自新。
整本书把人性写得异常真实。多重反转让我看得头皮发麻,特别是到了最后五十页纸简直是环中环,将它提升到了情节精彩炸裂又立意深刻的社会派推理小说。
“听过被害者家属的话以后,我沉痛地意识到旧《少年法》的问题。被害者甚至连了解案情这种基本人权都没有。矫正教育不敢给孩子加深赎罪的情感,只高倡孩子的人权,我对这样的保护主义产生质疑。但是,我对只要严加处罚少年就能解决问题的论调也有疑问。孩子不能没有教育,少年院和少年监狱的理念是完全不同的。从现今的监狱制度来看,对少年严加处罚、送入少年监狱,等于放弃改过自新;不好好教育,只判决他们服劳役,这样就算在墙里关上几十年,少年们迟早还是要回到社会。”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