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韩国文学被井喷式引进的这段时间里,金惠珍无疑是脱颖而出的作家之一。
去年年底读到她的《关于女儿》,就大呼好看了——虽然题目是讲“关于女儿”,但我从文本中得到太多“关于母亲”的信息;我深切地理解到,母女间通向“理解”的道路,并不是只靠努力、靠意愿、靠长时间的观望与相处,就可以通畅抵达的。
这一次,金惠珍又以《9号的工作》直击社会和打工人的痛点——尤其是,当我先后被《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打开新世界的大门,在《制造消费者》中把幻觉戳破,在充分联动《毫无意义的工作》并被说服之后,又为《工厂日记》记载的损耗与不公而动容......
当我通过这些阅读对工作、对资本等有了一连串更深刻的认知之后,金惠珍的《9号的工作》就完全如同一条完美的线索和一个最生动的注解,不仅把这些理论和分析串联起来,还予以它们更大程度的演绎。
宛如工具人的主人公,在最后的调配工作中,有了自己的编号,9号——单单这将具体的人格,糊进墙体、缝进背景的充满寓意的情节,就足以让太多打工人共情。
是的,即使是自诩从事着什么更有创造性的工作,即使是做着一些看似超越AI超越ChatGPT的工作,只要我们还需要依靠公司的体制存活,只要我们还离不开资本世界,终归需要面临的就是太多“工具人”的时刻了。
而这样的时刻、这样的片断的串联、这样的情绪累积,终于就会成为属于打工人的至暗时刻。
渐渐地——
我们会怀疑,是不是已经没什么能在心里留下痕迹。
我们会固执地想看看,是不是只有这样一股脑地走下去并做好这样的觉悟,才能真的面对好自己的工作。
我们会说服自己,也许这种疲劳、磨砺和辛苦,都会让自己获得巨大的个人成长,并最终让自己感激这样的坚持。
我们会放弃与上级与公司对工作权责的据理力争,宁愿投身那些被强加的任务和强制的转型,而也不想被边缘化和被迫离开。
最终,我们丧失了思考退路的能力,自我承担着选择及其后果,而那些被称为“现实”的东西也慢慢变成具象,似乎要撕碎和抹杀我们岌岌可危的肉身存在。
是的,9号,是他,也是我们。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