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小时候,第一次跟父母去福建旅游,惊讶于福建的大山之多,以及大山边的二层小楼和圆顶的福建土楼之美,与我在北方看到的建筑完全不同,那也是第一次对于南北方建筑差异有了直观感受。
当今社会,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大家的生活越来越忙碌,没有那么多时间带孩子到处旅游。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让孩子了解中国传统建筑艺术呢?如何让孩子感知全国各地不同的风土人情呢?如何让孩子明白建筑风格与地理文化的关联呢?阅读本书吧!本书用精美的插图,详尽完备的讲解,带孩子体验全国各地不同的民居风格,找寻家乡的记忆,了解各地不同的地理风貌和文化习俗,品味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让孩子明白,建筑不仅仅是用来住人的房子,建筑承载的是一个地方的记忆,是对家乡的依恋和思念,是深刻的文化内涵,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情怀,是中华文化的智慧与包容!
01全国各地都有哪些极富地方特色的建筑?本书带我们走进了陕西的窑洞,看到了朴实豪爽的西北人民,是如何在高土高坡上用“土”造出了结实耐用、冬暖夏凉、舒适宜居的房子。带我们走进了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大草原,看到了粗犷爽朗的牧民们,是如何用蒙古包来逐水草而居,如何在温暖的蒙古包里抵御草原上的风沙,祖祖辈辈传承下去。带我们走进了四季如春、风景宜人的西南地区,看到了傣族人的傣族竹楼,第一次发现原来竹子不仅仅是用来饲养熊猫,也可以用来造出结实耐用、防水防潮、清凉舒适的房子来。本书带孩子们走进了一个个极具地方特色的民居,简直目不暇接。
02这些民居都有哪些功能,仅仅是用来居住吗?这些民居又与当地的地理文化环境有何关联?本书告诉孩子们,这些民居的作用可大着呢!为小朋友们揭秘了这些民居的大用途。例如傣族竹楼可以防水防蚁,这是因为云南地处西南边陲,气候潮湿炎热,昆虫众多,雨水偏多,如果房屋地势过低,很容易受潮,因而才有了四角架空、抬高房屋,人们从二楼进出的独特竹楼。例如福建客家土楼,之所以会圆圆的如同堡垒,这也与福建当地的气候,以及早期客家人迁入福建时所面临的情况有很大关系。早期客家人从中原地区迁入福建东南边陲,一方面要抵御野兽攻击,另一方面要与福建当地原住民争夺资源,因而产生了这种以家族为中心一圈圈如同堡垒一般防御的土楼。本书可以说是一部关于传统民居建筑的百科全书,漂亮的大开本设计,精美有趣的插画,简单易懂的讲解,非常适合孩子快速了解中华建筑之美。也有助于亲子阅读。家长们可以借由书中的知识和图片,引导孩子爱上祖国的大好山川,培养孩子的观察力、思考力、空间想象力。让孩子明白,建筑不只是一栋房子,更多的是中华乡土文化、传统美学的代表!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