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读的书中,有那么几本书读着读着就觉得观点与作者相左,《你将像鸟飞向你的山》是其中之一。
在书中,作者将其父亲描写为一个偏执、病态、可恶的人,一直到书的结尾也没有与父母和解。通过作者渲染性很强的描述,这种对父亲的恐惧和憎恶相信每一个读者都会感同身受。在该书豆瓣的评论里,有一条高赞评论:
“成长在一个信仰极端的摩门教家庭,拥有偏执躁郁的父亲软弱愚昧的母亲残酷暴戾的兄长,17岁之前没接受过一天正经教育,作者摸爬滚打凭着惊人的自学能力取得了剑桥硕士哈佛博士,却还是反反复复花了将近400页才从心理上真正与糟烂的原生家庭彻底决裂。离奇的是,被信奉极端生存主义的父权支配的这个家庭不送孩子上学,结果家里7个子女出了3个博士,几乎打败了90%正常接受教育的家庭吧;他们有事也不上医院,死活听天由命,由于这一家子清奇的行为方式,成员屡次遭遇车祸、烧伤、爆炸,次次都是进ICU的级别,结果都凭着母亲的玄学疗法奇迹般转危为安,带来的广告效应还使他们靠贩卖自创酊剂成了当地富豪……从始至终,我都没有看到混账父亲的世界观被打脸,事实似乎还为他的信仰提供了见证…作为非虚构的自传,实在有点气人。”
这条评论代表着喜欢这本书读者的心情:不能理解也不愿意看到他的父母非常成功,然而我非常理解他们成功的逻辑。为什么不呢?他们笃信上帝,任何事情都认为是上帝的安排,不抱怨,不偷懒,顺势而为,心怀感恩,勤奋努力。他们获得了良好的福报,由贫困到富裕,7个孩子出了3个博士,子孙繁盛,开枝散叶。她的父母非常成功,他们的成功完全符合逻辑。
我赞成本书豆瓣评论里的一条高赞负面评论:
“坦白说,我不是100%相信她说的故事。”
这条评论表达了我的疑惑。感觉作者虚构和夸大了很多东西。即使她说的是部分事实,我也不站在她这一边。
听过很多貌似通情达理的单方面说辞。但是只要你听听对方的意见,你就会发现这些单方面的说辞省略了很多前因后果,只要把事情连接起来完整地看,这些单方面的说辞根本站不住脚。慢慢就有一种能力,即使没有听对方的表述,凭常识就能判断一个人说话的客观和真实程度。
可以说,尽管由于教育和视野的原因,她不再笃信宗教,但没有用合情合理的方式来对待有狂热的宗教信仰的父母。
因为教育的原因她背叛了家庭的信仰,但是背叛了自己的父母相信更多地是因为她个人性格问题,而非宗教信仰。二者不应该混为一谈。她被父母抛弃不仅仅是因为她受的教育。
她不再被她的家庭所接纳,不仅仅是她所强调的信仰问题。她的为人处事的方式有些问题。她的家庭仍然是团结的。他的六个兄弟姊妹还有她的母亲都站在她父亲那一边,不管是否信教。她才是众叛亲离的那个人。
现在觉得一个合群和客观的人很难成为一个伟大的作者,因为遭受的痛苦和折磨要少得多,写不出来动人心魄的爱恨情仇。因为不够偏执,他们可能只能写出来一些平庸和平常的东西。正像所有优秀的作者一样,本书的作者对痛苦很敏感,对人很苛刻,想象力非常丰富,有时候不能区别幻觉和现实。事实上从书中可以看出来,作者性格孤僻,基本上没有什么朋友。
教育让她脱离了信仰,这不应该是她脱离父母脱离家庭的理由。她应该像她哥哥那样采取更加折中的方式。她将因此获得很多亲人的爱和祝福,她的个人生活会幸福得多。
当然对待她的哥哥肖恩是另一回事。他的父母鼓励他们改正自己的问题忘掉过去重新开始是客观公正的。至于能否重新开始那当然还得尊重她本人的意见。
书中除了写到她本人与父亲的对立以外,也写到了她的哥哥肖恩、母亲曾经与父亲的对立。别人都放下心结过去了,但是她,过不去,夸大了问题和矛盾,反映了她本人性格的偏执和狭隘。
所谓辨别是非的能力就是你在有了一定的阅历和经验后,具备了相应的常识,能够客观公正地看待问题,不会偏听偏信,不会被那些有意引导你的人把你带到沟里去。
尽信书不如无书。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