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看到《飞往温哥华》这个标题时,我以为我会读到又一个关于中产阶级太太成为温哥华陪读妈妈的故事。类似张翎的《如此曙蓝》围绕着漂浮在多伦多的华人移民展开的亦舒式中产阶级叙事。因此,我犹豫了一下,不确定是否要阅读这本短篇小说集。因为我对亦舒的作品感到烦厌,也不愿意看到有钱太太们闲扯乱侃的伤春悲秋。然而令我惊讶的是,这几个故事都在某种程度上让我惊喜。
《飞往温哥华》的确讲述了一个陪读妈妈的故事,但她的陪伴对象不是普通的留学生,而是正在奋斗中的一位重度抑郁症患者。这位妈妈不是有钱太太,而更像一位体制内工作的女性,虽然没被饿死,但也吃不饱。更为意外的是,这位太太的身份也已经过期作废了——这位大留学生的父母早已离婚,各自建立了新的家庭。这样一个残破的家庭因为大留学生的抑郁症而重新聚集起来,飞往温哥华,在西方世界重新体验了中产阶级华人失能的经典困境,同时还得承受离异再婚母亲的愧疚和儿子抑郁症的攻击。这种窒息感让我非常喜欢,成功地超越了中产阶级叙事的平庸,触及了生命中更为沉痛的内核,关乎生存或死亡的部分。这种窒息感让我想起了卡佛。
《等风来》中也有这种窒息感,但是掐脖子的程度上轻了一些,因为主角是一个孩子,还有希望能够成长并打破这样的窒息感。这个故事回应了我个人童年时期最关键的体验——失能失控。对于孩子来说,命运就像河流干涸时随意撞击的石头,石头是永远不会哭喊或者有人知道它是否疼痛的,它只能无助地做一块石头,水流带它去哪,它就呆在哪。
在《遗产》中,还有这种孩子对父母的失能失控的窒息感,无法用语言表达混杂着天真的期待和难以死心的爱,犹如一只超大的棉花拳头,软绵绵地砸击着一堵墙,一次次地砸,最终敲开门却不仅仅是什么小魔仙或者仙女棒,能够实现你的所有愿望。
这些故事捕捉到人性的内核和私密的部分,那些困在苦海中,虽然无法道出,但仍在不断地挣扎。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