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小精悍的故事却深刻将主角人物、配角勾勒塑造得形象且生动。行文无故作玄虚,平淡如流水却引人入胜。
作者从悬疑到真相大白,用自白的角度揭开了爱美死亡的真相,是从未想过的犯罪者,也是无从理解的作案动机,却有意造成了一位无辜可怜的受害者死亡,确实令人震撼。
每个人物均有性格缺陷,作者从多方角度描写或者是刨析故事主角的动机、目的与结果。并层层剥开未成年犯罪学心理,也隐晦地表达了关于未成年保护法对于未成年的保护是否过当,年龄是不负刑事责任的挡箭牌保护伞。
书说:法律与道德是照自己的镜子,而不是打别人的棍子。
可是面对目无尊法的恶人,这恰恰是他们的保护伞。如果正义得不到赞许,犯罪得不到应有的惩罚,那要怎么保护所爱之人,宣扬正道?锁只防君子不防小人。
很多人批评森口悠子最为邪恶且毫无师德,愧为人师。(看过很多未成年犯罪的影片后,我不支持,但是尊重且理解,是不是会被定义为危险分子?引用网络热词:质疑理解成为——谁也无法笃定当受害者是自己的时候是否能理性且守法,当法律无法执行正义的时候,怨恨会化身复仇者来杖之。)
每个人都是独行侠,世界上不存在对苦难的感同身受,除非你是当事人。
旁观者人皆圣母,或劝服森口老师遵从法律交由法律处置,或指责森口老师徇私枉法,自为法官审判被害者,以自己的公义法则刑罚罪恶。
学生渡边修哉与下村直树的际遇确实令人同情,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但不是犯罪的理由与借口。明明有善良选项,为何与罪恶共舞?私以为信奉冤有头债有主,被别人伤害不是伤害别人的理由(如果这个“别人”是同一个人,举手赞同)。
但老师复仇计划断送了3条人命:班长北原美月、渡边修哉二婚且怀孕的生母、下村直树的母亲,是疯狂且令人发指。已然复仇失衡,失心魔鬼。
抽丝剥茧,不必争论孰对孰错,不过是50步与100步的区别。作者的目的因未如此浅显,在我看来,追根朔源,这个故事起因是学生渡边修哉,反映的本质是青少年性格的缺陷,而性格是由感情的缺失引起,感情的缺失由父母的缺位与教育造成。作为肩负着青少年身心健康第一责任人,人生导师的父母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拜托人类不要像动物一样发情,生而不养、养而不教,要经济合格与思想成熟后再上岗当父母。如果做不到就好好赚钱买套!
父亲、母亲同是监护人,别再丧偶式婚姻与教子!!!
关于已同是局中人的学生要如何自救?
如何自愈这是一门学问,深谙此道,偏要与邪恶顽抗。要与人为善,于己为善(但善良也要有锋芒)。要坚韧隐忍,慢慢脱茧成蝶,远离不幸,要丰盈自我拥抱美好,建立自己美丽的乌托邦。过程必然痛苦且需要时间,需要学习需要成长经验方可一点点治愈起来。不幸的你可以自愈,可以给自己制造幸福,会遇到给你幸福的人,也要给后人制造幸福。
人生当有别莫因骤雨淋身撕身毁伞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