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初,我在图书馆门口的推荐栏看到了艾萨克·阿西莫夫的《银河帝国》第一册《基地》,翻开看了几页,后面一发不可收拾。短短一个半月,我看完了基地系列(七册),正在看机器人系列第二册《钢穴》。
看到现在我终于理解为什么阿西莫夫会被无数科幻迷捧上神座,和阿瑟·克拉克、罗伯特·海因莱因并称为科幻小说三巨头,这部著作足以为他挣得这顶桂冠。
任何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都会诞生其文明,不管是游牧社会、农耕社会,还是技术高度发展的现代化社会。不同的社会孕育出不同的文明,这些文明的形态千差万别,但都具有相同的内核——扩张属性。
随着人口不断增多,可利用资源减少,内部矛盾激增,向外扩张成为必然选项。随着技术不断进步,扩张的范围也在不断蔓延。游牧社会往往是相邻部落之间的扩张,范围不过几十平方公里;农业社会出现大国侵占、吞并小国,范围达到几千公里;而到了现代社会,强国动辄是横跨大洲的扩张,全球范围内攫取利益。如果人类世界出现技术爆炸,实现星际旅行,向银河系扩张必然成为人类的新选择。
《银河帝国》的故事就发生在这样一个背景:人类在会思考的机器人的帮助下,掌握了星际航行和改造外星球的技术,于是如蝗虫般不断扩张、繁衍,最终占领全银河,打造了一个统御银河系的帝国。这个帝国统治超过2500万个住人行星,疆域横跨十万光年,总计数兆亿人口。
人们常说,我们的梦想是星辰大海,我们的征途是万里苍穹。如今星辰大海、万里苍穹已经匍匐在脚下,这样一个文明,已经达到人力所及的巅峰,那么它的未来在何方崩塌,彻底的崩塌。回顾历史,我们发现古代文明,包括大家熟知的四大古国,大多毁于天灾或者战乱。而到了现代,文明的消逝往往来自于外来强势文化的冲击,比如北美的印第安人,以及各个国家的少数民族。那么,对于一个如此强盛的银河帝国,天灾已能自由调控,战乱早早被扼杀在萌芽之中,更不存在所谓的文化冲击,那么还有什么因素导致它的毁灭呢?
答案是自身的重量。决定一个政权兴衰更迭有4种作用力:控制力、向心力,破坏力和离心力。控制力和向心力是维持政权的力量,破坏力和离心力是毁灭政权的力量。当控制力+向心力大于破坏力+离心力的时候,国家不断凝聚,发展,壮大,反之国家不断分散,衰弱,灭亡。
在银河帝国,控制力包括帝国的管理水平,经济状况,暴力垄断等;向心力包括人们对于帝国的认同感。破坏力一般来自异族的入侵,离心力往往来自内部分裂、解体。根据这个框架,我们再来看一下银河帝国为什么最终会崩塌。
首先,疆域如此辽阔、人口如此众多的帝国,其内部体系之复杂难以想象,而复杂往往是脆弱、低效的代名词。就拿银河帝国的首都川陀来说,人口最繁密的时候达到四百亿之众,为了供应居民粮食所需,每天有数以万计的太空船队,负责运载来自二十个农业世界的粮食。同样出现粮食短缺,如果发生在原始村落,部落长老发动青壮多摘点野果,多捕几条鱼也就解决了;可是发生在川陀,就会导致数以亿计居民食不果腹,甚至饿死。所以说,银河帝国的体量注定了它的行政冗余、管理低效、经济脆弱,控制力严重不足。当然,技术的发展会加强帝国的统治能力,比如星际旅行技术的发展使得帝国的贸易遍布银河各个角落,而装备精良的银河舰队也为帝国的统治提供武力保障。
再来看向心力。任何社会都存在发展不均的问题,通常社会越庞大,差异越明显。鸿沟般的差距会让不同阶层的人产生矛盾,甚至彼此敌视,最终积累为对政府的不满,向心力逐渐转换为离心力。银河帝国的破坏力来自统治区域最外围的行星,他们孤悬于主流体系之外,游离在独立世界边缘,若隐若无地对抗银河帝国的统治。随着帝国人口不断膨胀,行政体系不断僵化,阶级冲突不断恶化,独立意志不断升级,控制力+向心力小于破坏力+离心力,帝国分崩离析。
文明的归宿不是星辰大海!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