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你听懂我说的话了吗?
你知道我在说什么吗?
我们每天都在进行无数次的沟通,有时候,只是双方立场不同,为什么争执到后来却擦枪走火,一发不可收拾?有时候,明明是想关心对方,为什么脱口而出的尽是伤人的尖锐话语?有时候,受了委屈却不想与对方沟通,反而开始冷战,向对方关上心门?
每个人都渴望被理解、被看见、被倾听,却往往以失败告终。
惹人喜爱的表达方式各不相同,招人讨厌的表达方式却绝对有以上三种。在这种错误的交流方式下,“沟通刺客”们渐渐陷入了沟通困境。
冈迪·加斯勒的《日常生活中的非暴力沟通》通过作者对夫妻相处、亲子互动、师生沟通、自我对话及情绪修复等日常生活情境的描绘,与丈夫弗兰克共同发展出“长颈鹿的梦想”教导大家正确表达情绪,运用“鱼缸沟通法”练习团体沟通,理解他人需求,让我们身临其境地看到非暴力沟通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冈迪·加斯勒,心理学家,马歇尔·卢森堡创办的“国际非暴力沟通中心”认证的专业培训师。
加斯勒最初接触非暴力沟通时,见到一对原本打算离婚的夫妻竟然握手言和,这种结局逆转的经历让她刻骨铭心,促使她与丈夫决定投身于非暴力沟通领域,一同在生活中实践非暴力沟通并教授相关课程。
非暴力沟通通过将注意力聚焦在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这四个要素,来重新构建表达和聆听的方式。
书中一开篇,通过暖心故事——《弹吉他》来让我们通俗易懂地了解非暴力沟通的四步骤。
《弹吉他》的故事内容是:几周以来,父亲和儿子一起上吉他课,但在上节课结束后,儿子却说不想再和父亲一起学吉他了。父亲想知道原因,儿子却选择回避的态度,最后在父亲一连串追问下,儿子躲进了自己的房间,于是父亲要求作者一起模拟他和他儿子的对话,想通过亲身体验加深对孩子的理解。
①讲事实,聚焦在观察:我们要区分观察和评论。观察是我们看到的客观发生的事情,评论是我们个人主观的看法。非暴力沟通提倡我们描述观察时,清楚地说出特定的时间和情境。
②讲感受,聚焦在体会并表达彼此的感受:我们要区分感受和想法。还有些表达被误认为是感受,实际上却是我们对他人的想法。允许自己表达感受、袒露脆弱,也会有助于化解冲突。
③讲原因,聚焦找感受的根源,什么需求未被满足?我们越能够直接说出自己的感受与需要,他人就越有可能对我们做出善意的回应。
所以故事里的父亲在通过作者的同事引导下,唤醒了内心深处真正的自己,采取讲事实、感受、原因的三个步骤,将以前对孩子说的一堆模糊的胡言乱语变得清晰明了了,他写下的内容:“当你这么坐着的时候,我会感到难过,因为我非常喜欢和你一起经历一些事的感觉。”而父亲的寥寥几句不会让扮演儿子的作者感到内疚自责。
④讲要求,请求帮助时,要说要什么而不是不要什么。现实中,人们习惯于使用含糊、抽象的语言将自己的愿望暗示给他人,却不提及希望对方采取哪些具体的行动。当我们用模糊的、负向的语言提出请求时通常会引发两个问题:①人们往往搞不清楚我们到底请求他们做什么;②负向的请求很容易使人产生抗拒的心理。因此,在沟通中要使用正向、具体的语言。
故事中的父亲问:“你从我刚才的话里明白了什么?”这个请求可以传达理解,在儿子心中觉得,爸爸非常想和自己一起做一些事情。
通过这样的演绎,父亲和儿子还在一起上吉他课,有时他们还会为家人一起去演奏。
正确运用好非暴力沟通的四步骤,既化解可能会引爆的冲突,还修复了亲密关系。
书中还有日常生活中及在家庭生活中如何运用好非暴力沟通法。
我们一起打开这本书本,用好非暴力沟通。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