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卷有益,本书是学术研究的成果,所以就不要在通俗上有所计较了,书中语言有着论文式应有的严谨,读起来不算难懂。书中提到的“985废物”和“小镇做题家的自嘲”可谓是繁花丛中的角落,筛选机制下的挣脱现象。“个人道德完善和性灵成长”道出了教育塑造下的理想状态。书中针对62名毕业生的个案研究,其实就样本调查难度而言已经足够为我们揭示一些共通问题。书中总结两种上大学的模式“目标掌控模式”和“直觉依赖模式”,这个可供正在学习阶段的读者自行对照。印象最深的还是这句“当他们到达迷宫出口时,他们需要将口袋里的筹码拿出来,用它们来兑换成下一个旅程的入场券”,将大学生在学校和社会过渡间的转换关系表现的很形象。还有就是在面对兴趣探索时,有相当一部分人不能像海文那样“顺藤摸瓜”就能找到兴趣所在,大学期间明确自己想要什么是解决焦虑的根本!当然,文中部分学子的金钱观也令人眼前一亮,当前俺是不可比的。
作为读者,能读到本书,一窥顶尖学府学子面貌,很幸运了。
(虽然没有参考价值,但有记录意义)于是我也罗列了求学之路供路人一瞥:
98年,皖人,农村户口,父母工人(体力劳动)。
幼儿园-小学四年级:村里上学,留守儿童
小学四年级-初二:插班生,江苏某实验学校
初三:转回老家县城,入某私立中学
高中:县一中
大学:民办本科
感概:那时我在家留守,不喜与同学玩耍(被欺负),于是喜欢与自然为伍:秋扫落叶夏捉蝉。考试很是一般般,当堂提问最心烦,小心翼翼手脚颤。转到外地不适应,却逐渐被这些老师教育启蒙,渐渐考试拔尖,到了初二,也是青春期嘛,跟家长闹矛盾,转回老家上学去,入了一个私立中学,真是噩梦,一言不合,手脚并用,挨揍罚站是常事,高压下不得不向前,也是环境使然,大家都那么认真嘛!中考成绩还不错,县前一百名,本来打算去市里上高中,家人也给不出什么意见,问班主任,让进县一中,说有奖学金之类的(压根就是py交易,后来进了才知道我们那个班初三转进来的都被这个班主任搞成了复读学籍,奖学金根本拿不着,而他向一中输送学生,一个人头几千块,呵呵了),信了他的嘴了。上了高中,整个人不在状态,尽管在所谓加强班,学习上一直垫底。归咎原因还是浮躁了,不老实刷题,作业应付。被班主任“特别关注“,经常当堂出语讥讽,可是这种激将法对我没用,我依然沉浸在我小世界里。在县里租房,母亲外地辞工陪读了两年,每忆此处,有些愧疚。性格应当是属于孤僻吧,反正高中尤其是高三,虽然每礼拜只有一天还是半天休息时间,也只是蜗居在家,泡在仅有的一台电脑上冲浪,游戏玩不动,只是偶尔玩两局联盟,日常用暴风和pptv之类的看片。(蹭着邻居家wifi,电脑曾被对我失望的父亲从外地赶回摔坏过,又修复),整个小县城多大我都不知,双脚未曾丈量过,县城轶事也不知晓,状态上很封闭。
很快,高考了,想当然,成绩班级垫底,只能上个民办。到湖北去了,学电信类,大学还是没有规划,交际也很少。大学参加过社团,做过班委,后来觉得心累,遂俱辞去。整的来说没什么亮点,绩点3.2左右,混过。(成本统计,四年学费加生活费,支出应该15万+)
毕业后工作,做测试,疫情,中间换了家公司,好巧不巧,疫情一结束,公司裁员了,我在人际交往上还不熟练,之前跟管理人员面红过一次,于是想当然打包回家了。(歇了半年了,我原神倒是凑出两个深渊队了。。。)
其实,有蛮焦虑的,正如上书所说一切焦虑的来源都是你不清楚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真是躺枪。如今,尽管不那么突出,但作为家里第一代大学生,心里还是对父母充满感激,你以血汗供养我学、生活,甚至去放纵自我,我哪里还有资格去埋怨环境之不足呢,还是知足,然后争渡。要说在社会价值上有所体现,未免显得青涩,却是私心为重,希望能旺盛自身这一族群,是为“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争放春满园”之志也。
==不过说起来,还是太务虚。==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