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读余华的《活着》,真是气得我脑袋疼。在豆瓣上发了一些偏激的言论,现在心情平复下来了,再写点我的感想。
我读了一百九十多页,目前读到了一百七十页。读到凤霞难产死了那一段,看得我气血翻涌,直接在书上破口大骂:余华傻X。读到现在,我都不能理解他写这本书的目的是什么。我感觉他似乎就是想把当时的苦难的伤疤赤裸裸地撕开,然后指着那里说:“你瞧,多么血淋淋啊”,看着我们忍不住扭头流泪的样子,然后开心地嘿嘿笑。
我根本感觉不到他写这本书的意义是什么,就是折磨读者吗?我也对他在自序里写的:“我感觉自己写出了伟大的作品”嗤之以鼻,无法认同。
前面的福贵的败家,父亲的死都是很正常的,我完全能接受。我无法接受的是有庆、凤霞的死,太突兀了。前面描写、刻画出来的人物是多么的丰满立体啊,陪伴了我们近全书的人物,在两三百字、不到一页的篇幅中瞬间而死,戛然而止。余华是刻意这样的安排吗?以前后的反差来表现命运的无偿和时代的悲哀?
固然,我承认他的描写确实是能够真实发生的事情。然而他这么写的意义是什么呢?对极端的现实中悲惨的事情进行尖锐和毫不留情的刻画,字字如刀,让人看了心如刀割,那么总要有点意义吧,不然不就真的成了自虐了吗?
可是看到现在,我也没有看到他的用心。按照他自己说的,表达人面对苦难的默默承受和坚强活着的态度吗?我只能从前文的对现在的福贵的描写中看了,可是我也看不出来啊。恰恰相反,我看着他的描述的淡定和平静,以及“他感激有人能倾听他的故事”,只是怀疑这究竟是他胡编乱造还是确有其事。
我只看到了凤霞难产而死那一段,就再也不敢读下去了。几次读着读着,我就要放下书,刷刷短视频来缓缓。通篇都是压抑和苦难,难道后面有什么积极乐观的东西吗?可是你前面刻画的那么悲惨,谁还会愿意继续读下去呢?我又不是自虐狂!
我感觉不到这篇悲剧能给我带来什么深刻的教育意义,那么我还干嘛要看呢?我不会再继续读下去了。或许在有人给我解释了他的意义之后,我会继续读。但是现在,我已经不愿意读下去了。当然也可能是我的阅历不足,不足以从中看出什么,我的见解也从来只能称之为一派胡言。这也是我的激愤之语,望有人能够教诲我,解我心中的郁气。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